张文荣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棋源中学 0483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开始重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初中数学教师也不例外。当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就应重视将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促使初中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凸显出来,从而才能有效实现高效教学。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析,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和深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努力为学生开掘更宽广的发展路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再仅限于知识讲授,而是在输出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其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进而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顺利有序展开。下面我们就针对如何有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展开简单策略探讨。
一、开展合作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中的主次地位有了很大的转变,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在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还是在课堂上自说自话,进行自我陶醉的“演讲式”教学。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学习,从而顺利构建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节时,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为学生引入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对学生说道:“我们要通过如何操作才能画出平行四边形呢?”紧接着,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交流用什么方法可以再画一个和平行四边形ABCD一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EFGH,由此使学生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之后,笔者派小组代表叙述了平行四边形EFGH的画法,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动画展示运动中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的认识。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了这节课的知识点,为学生布置了课下作业,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笔者通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顺利构建出了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二、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现如今,生活化教模式学已成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具有促进作用,正所谓:数学往往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生活也同样向学生回馈着宝贵的学习资源。新课标主张教师构建生活化课堂,这一指导思想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积极渗透生活元素,一方面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例如,在教材《图形的旋转》一课中,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就可以呈现生活实例,利用含有动态挂钟的课件资料,鼓励学生判断挂钟内的哪些组成部分在做旋转运动,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能顺利引出研究主题。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导,学生对图形的旋转产生深刻认知,既明确了含义,也感悟其特性。接下来,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绘画来体会图形旋转的奥秘,也要给予他们鼓励,不断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既实现了学生对新知的拓展应用,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且体现生活元素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效用。
三、借助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形象化,降低知识难度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加大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也正是因为数学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初中生并不能透彻地理解数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往往是让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不但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而且这种学习方式极有可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而老师想要有效改变这种情况,就应该充分借助数学知识直观的优势,将数学知识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有助于让学生更容易地学习数学知识,这对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有理数”这节课时,学生不能准确判断哪些数是有理数。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大量的数学知识,而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有理数,我们可以将具体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可以借助温度的变化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有理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学生更高效地学会数学知识,更能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创建家校共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起和家长沟通的平台,促进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有效交流非常重要。通过教学活动的综合挖掘,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性把握。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起家校共育模式,也是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创建家校共育模式中,应该充分应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通过电话、微信、QQ、微信群、校园微信公众号、钉钉等网络工具,搭建起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平台。这是快速营造学生学习成长环境的有效方式,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重视家校共育,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有效掌握程度。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学生家长之间展开沟通,让学生家长尽到教育的责任。同时在教学大环境下,老师和学生家长相互配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有利于老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完善学生的学习。通过家校共育模式的开发,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有助于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针对很多对学生教育有误解的家长,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教育方法。让学生家长肩负起自身责任,督促学生学习成长,才能够更方便老师构建高效课堂,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
结束语
面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必须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将互动教学、游戏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案融入其中,使其成为推动学生完成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做出不断思考,让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数学知识学习的本质。由以上教学模式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涛.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192-193.
[2]刘晓霞.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经验分享[J].才智,2019(33):56.
[3]胡军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思考[J].华夏教师,2019(32):41-42.
[4]司凉军.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十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8-19.
[5]努尔古丽.如何提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53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