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 256500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师生沟通、活跃课堂的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创造力、掌握知识的过程。一方面要确保与知识有很好的关联度,在学生回答中传递较广的信息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灵活掌握提问的节奏,与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相互促进,从而借助提问的桥梁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方法研究
引言
在高高中习的各个阶段,新课标不断地深入发展,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在课堂上提问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班级内的学生,利用提问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智力。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在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项有利于提高全体综合素质的指导方针,要想实现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首先需要明白高中地理中的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是对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训,而是依靠这些知识与技能,逐渐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有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社会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地理教师所要做的是深层挖掘高中地理教材想要表达给学生的东西,通过将这些深层次挖掘出的东西,经过整合提炼,再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呈献给学生,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理解和吸收它们。在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人的发展关系相融合,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间微妙的关系。这些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微妙关系进行放大和变化,就变成了人类发展中所密切关注的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等具体问题。我国现在所坚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间融合碰撞产生的新理念,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活动,鼓励学生深入自然和生活对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作进一步探究,通过这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好地养成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增加对于环境治理的意识,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仍然墨守成规,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划重点、死记硬背成了部分教师的主要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案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从而加大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难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另外,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方法,通过地理学习逐渐渗透地理学科素养,养成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
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提问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思维矛盾,向学生提出辨析性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问题教学的形式来连接各个教学环节,这也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而问题提出的时间以及问题的内容对于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有效的问题在合理的课堂时间中提出来才能够充分发挥出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课堂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辨析性问题,使学生把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存在的联系进行有效的分析探究,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一般辨析性问题都会存在相似或相近的词语,如气候与气象,温度与湿度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归纳性问题。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都有哪些原因使得我国水土出现严重的流失。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并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完成问题的解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相关地理知识,还能够开阔思维视野,启发辩证思维。
(二)把握时机,问答中善用追问策略
提问缺乏梯度和深度是高中地理教学提问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问题,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分析可发现,当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回答不恰当或者是错误时,教师往往会随意回应:“好的”,或者是直接让其他同学再次回答,而很少耐心解读和论证学生的思考答案,这样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难以发现他们具备怎样的地理思维模式,显然从本质上没有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而当前教师需要转变这种问题形式,在提问的过程中充分把握时机,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的类型来灵活运用追问策略。比如当学生呈现出不完整的答案,或者是教师需要进一步解释正确答案时进行追问,以帮助集体能够理解学生的答案,并从中引导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思维。
(三)问题设计与课程知识相结合
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提问时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所谓的科学性就是问题的设计要能够依托课本教材内容,要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来设计地理模型,简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解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地理教师往往能够通过地理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地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高中地理教师要在问题设计环节增加解题方式多样的问题,这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新的解题方式。高中生基本上建立了地理知识体系,对于地理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高中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课程教学内容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与课程知识联系紧密的问题能够使得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课本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结合生活社会热点,创建问题情境情境
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没有求知欲、有没有自己的思考,敢不敢提出质疑等,都与课堂教学氛围有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交流、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创设有利于互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加入到和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发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毫不避讳地提出自己的质疑。以“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为例。我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创设了问题情境,如下:大家的生活环境可谓是日新月异,羊肠小道变成了柏油马路,砖瓦矮房变成了高楼林立,自行车换成了小汽车。同学们,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我们所生活的城市近30年的变化。(用多媒体播放城市三十年发展、变化的图片)仔细观察、分析图片,从城市变化的对比中,我们来探讨几个问题: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2.城市化进程让人文地理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3.城市化进程给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4.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活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合理解决?由于问题情境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积极调动认知经验参与体验、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了地理意识和观念,积累了知识,形成了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束语
总之,高中地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对学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注重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进行合理设计,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促使他们拓展思维,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和价值观,这样不但实现了知识传授的目标,也会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全面提高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黄丽丽.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亚太教育,2019(10):67.
[2]刘双双.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3]钟庆玲.综合思维导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蔡雅媚.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高中地理课堂追问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郭美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分析[J].农家参谋,2019(0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