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3期   作者: 郝俊凤
[导读] 微课,从字面上看,是微型课程的缩写,是一种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微型课程资源”。
        郝俊凤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  253400
        摘要:微课,从字面上看,是微型课程的缩写,是一种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微型课程资源”。它主要是以微视频为载体,系统地将一些知识点融入其中,这些知识点一般是重点、难点、模糊点、易错点、热点、考点等,以达到助学目的的一种微型资源。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简短的课程。微课教学一节课只有一个知识点,教学效果较好。结合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可以科学选取微课教学方法,将有关的地理知识制作成简短的微课,使学生通过微课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也被称为微课程,是微视频网络的缩写。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教学内容、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它是一种场景在线视频课程资料,支持微教学视频作为最主要的载体,并支持某种知识点或某一个题目的教育环节中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这样就能知道,地理微课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的微课。
二、高中地理微课的特点
        (一)趣味性
        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时间较短,通常在8-15分钟,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阐述一个知识点,使学生产生清晰的认识,对于完整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微”小的。高中地理知识往往会体现地理事物运动规律等,很多内容难以理解,如三圈环流以及水循环等,借助微课就可将这些内容生动的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综合性
        高中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其知识跨度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多次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地理知识中零散的、跨度大等知识点联系起来,呈现一个系统的、清晰地、精炼的、凸显重点的微课,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
        (三)生活性
        微课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为精简,教师应当在几分钟内为学生讲解、展现与生活相关的内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地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以致用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微课将教材与具体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答生活问题。
三、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一)微课教学主题设计
        微课是一种主要借助视频图文资料的教学模式。它的视频时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因为时间过长的话,视频中的信息量太大,学生学习起来时间紧张,节奏较快,对知识点的掌握往往不扎实、有漏洞。基于这样的微课教学特征,我们通常会围绕一个或者两个鲜明的主题来设计微课内容。比如在讲到人教版必修三课程内容“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这个探究课题的时候,教师设定的主题为:理性处理地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这个主题,教师在网上搜集到了一些关于北大荒开发中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方面的文献研究资料、视频图文资料等,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整个微课视频围绕一个主题来设计,内容分为北大荒开发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影响、停止开发北大荒后当地环境生态的变化发展、地区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梳理这三个方面,时长基本控制在12分钟左右。

在这里面,教师设计主题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明白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更要从原因中启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确立一种判断人类行为、衡量人类活动后果与影响的理性认知。
        (二)利用微课引导学生预习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课前预习一直做不到位,在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查之时,许多学生都是一问三不知,课前预习的价值一直难以体现出来,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会进行有效预习,不知道应该重点预习哪些内容,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呢?这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个比较难以攻克的堡垒。而随着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教师意识到了微课在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中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了课前预习当中,以此使学生有重点地进行了课前预习,降低了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难度。
        (三)借助微课,教学内容化抽象为直观
        微课虽然实践的时间较短,但能够有效地展现出教学重点。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课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全面讲解,使学生对于地理知识产生深入理解,理清知识脉络,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例如在教学“大气环流”的相关内容时,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展示地理图册中的图片,或通过黑板简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学习,这一过程教师无法进行直观的评价。若融入微课,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大气环流的过程以及其引发了哪些现象,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细节,提高学习效率。
        (四)利用微课展示地理场景
        众所周知,地理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高中地理涉及了时间和空间概念,学生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学习,很多现象是学生没有见过、接触过的,加上部分地理知识逻辑性强,多个零碎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对于学生而言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地理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微课教学是借助短小的视频讲解知识,其知识针对性强,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吸收新知识。例如,地理教师在讲解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章时,单一的语言描述难以表达清楚,因此地理教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个模拟宇宙环境的视频,通过微课展示相关的地理场景,让学生在观看立体的视频、图片或者3D模型等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宇宙环境,了解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点。利用微课展示地理场景,可以打破课本的限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合微课开展地理实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对地理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果学生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地理,虽然短时间内能够记住这些内容,但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就会忘记。同时,没有理解作为支撑,学生即便能够背出这些内容,也未必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相关问题。仔细研究目前的高中地理教材,我们能够发现其中不少的知识点可以用实验进行展示。有效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相关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促进对知识点的吸收。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开展地理实验,通过一节课一个地理实验的形式帮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地理现象,使学生加深对这些内容的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已经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将其好好利用,不仅对于课堂教学、高效融合课堂具有重大助力作用,还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与进步,早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康礼强.巧用微课,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J].高考,2020(01):48.
[2]安振杰.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88):130-131.
[3]吴义林.地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9(30):55-56.
[4]李莉.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高考,2019(35):54.
[5]尚彦玲.论述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