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3期   作者:罗莎
[导读] 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
        罗莎
        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小学校  610106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后续深入学习的蓄力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进程的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达到高效教学效果,不仅要让学生吸收其中的知识,还要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对此,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展开简要论述,以期许在教学中能趋利避害,使生活情境得以有效利用。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策略的制定方面要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知识学习的灵活性,并且知识的学习过程也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今后的应用。将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中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知识,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的人才,而且在生活中,学生们也能够更多的发现数学的原型,因此可以从中提炼对数学的学习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要给学生们开展有意义的教学,让数学的学习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有联系,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价值的,他们的热情,才会更多地被激发出来。数学教育的成功可以看作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往往归因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引导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进而服务于生活,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自然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小学生活化数学教学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
        1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态度,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放在第一位。小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比起其他学科抽象、复杂一些,特别是对数字不敏感的小学生难度更大,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生活元素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存在,教师应当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学来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数学的学科魅力。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章《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多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学校操场有多少平方千米?”等等,利用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回答欲。教师还可以用一些拼图,或者绘画来展示“平方”的概念,以及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小学生也许会在换算的学习上混淆记忆,教师需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记忆,活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觉不那么陌生,从而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也应该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成就感,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数学的抵触也会有所减弱。生活化举例让小学生能体验到更多的生活中的数学,拉近了抽象知识和自身的距离,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还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2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促使学生的数学探究动力被充分调动出来。对此,教师要能够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生活化场景,让学生们投身其中,切实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比如在学习《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一课时,在引导学生们认识质量单位“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其创设生活化情境:同学们,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现在老师想要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学生开展讨论,可能会想出用手掂一掂这个办法,接着,教师继续向学生们说道“请小组内把这些物品拿在手中掂一掂,再看看标签,请生汇报,你掂的物品有多重,有什么感觉?”然后组织学生们开展分组活动,亲自感受不同物体的质量,并思考:在我们生活中,还要哪些用克作为单位的物体?
        3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中如果仅仅只是将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没有改变教学方法,仍然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要,也无法提高成绩,教学质量还是原地踏步。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使其生活化,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老师讲解钟表时,可以让学生接触钟表,加深对钟表的了解。然后,选择让学生制作钟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钟表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是为了将知识运用在所需的地方,因此,教师应经常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去运用数学知识,并且拥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只有通过运用,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知识的价值也将会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4优化教学场景
        创设与生活问题密切相关,又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一样,需要大家共同操作,共同解决。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准备苹果、花生、大豆、米等生活用品,让学生亲身体验称的过程,称一称几粒花生是1克,用手掂一掂1克有多重,感受生活中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并结合食品袋上的标注,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接着,用称苹果来理解1千克有多重,结合食品袋上的标注和实际称重认识1千克=1000克,所有的活动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物品,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5结合信息技术,多锻炼多实践
        现在大多数课堂已经配备了信息化设备,比如投影仪等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面不再局限于课本,结合生活元素,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能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小学数学也需要一定的训练量,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动手动脑,锻炼个人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网下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见条形统计图,比如年份、工资、人口等相关的信息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所学的知识来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在教导学生识图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作图,学会把生活实例问题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活跃大脑,摆脱固化思维。
        6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景的建构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能促进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生活情景,更有助于学生逐步了解数学的理论知识,促进其实践探索能力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情景的建构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的知识点来实施。生活方式概念提出得越有趣,越有利于集中孩子的学习注意力,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比如,老师使用网络多媒体展示城市动物园里的动物,并鼓励孩子们仔细辨认,在辨认的过程中还可以准确计算出具体的动物数量,然后让学生学会计算。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看到生活化情境的意义,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创设趣味性的生活化情境,以帮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且,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和开展生活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发祥.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
        [2]何锡亭.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3).
        [3]倪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