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光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市 300162
摘要:互联网技术带领我们进入信息时代,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教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要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无疑是必然选择。为此,中职院校必须发挥好德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要求使德育课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本文就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德育课融合发展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德育课;融合发展;教学措施
1 引言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提升教学实践发展,并提升中职德育教育实践的创新效果,并提升德育教育学生的参与效果。因此,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能够使得中职德育课程教育更加灵活。
2 研究意义
德育教育属于上层教育范畴,教育规模小、结构单一,教学主要依靠口授和灌输式教育方式,这是受到当时科学技术发展在信息传播和物质流通上限制的必然结果,也是思政教育教学于一定生产力水平上所采取的适当形式。在新时代,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思政教育发展突出特征,高速互联网、5G技术、物联网、自媒体、移动通讯终端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广泛运用,是时代向前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领域,是德育教育顺应时代发展,融入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作为上层建筑范畴,德育教育通常来说相对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正是这种相对滞后性,带来了思政教育教学领域自我革命契机,必须积极主动适应、学习、运用思政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才能承担起思政教育服务于经济基础的重大责任和使命[1]。
3 信息化教学与中职德育课融合发展措施
3.1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要有创新教学的理念,以此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教师要转变身份,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创新力更强。因此,德育课教师同样需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主动适应新的变化,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学。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应该体现出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特点。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技能,同时还要将其引入到德育课程教学过程和活动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冲击与不同。因此,学校要多鼓励德育教师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应注重德育教师间的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的分享。
3.2 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
结合中职德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并引导教师深入探究教材基本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德育教育资源,从而保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实现课前德育课程内容的准备,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教师积极布置了课程作业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浏览德育教育内容,并参与到互动活动中来。
如观看视频资料《三国演义》等,了解电视剧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了解人物特征等,让学生在更加直观的视频资料中感悟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则通过发表更多的客观意见,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电视剧本身反应的生活气息和品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在中职学生欣赏电视剧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个人诚信品质、中职理想等关系,并建立在实际生活基础上,脚踏实地的努力学习,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德育教育中给予中职学生以深刻的德育建设基础,赋予学生以更加高尚的道德和中职理想形成基础,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
3.3 创设信息化多元学习场景
针对目前学生重视技能学习的心理特征,德育教师应当在准确掌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德育课程与技能学习课程相关联的学习场景,进而通过模拟场景学习氛围,来形成对于德育课程的正确认识[2]。例如,在面向空乘专业学生教授德育课程时,可以结合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对于中职道德的要求,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中职道德素养要求、劳动模范经验介绍等内容的相关视频以及图片,远程对话在职空乘人员等方式,来为学生创设空乘服务的各类实践学习场景。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体会到中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又可以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如何通过德育课程的学习来提高中职能力和中职素养,进而形成良性的德育课程学习动机。
3.4 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德育教育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平台应包含信息化教学教室、融入物联网的教学设备、高速校园网络、丰富授课资源、优质教育训练APP、信息共享、网络课程、远程授课、移动网络终端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等,特别是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包含着教学信息的收集、处理、分发,融入了对德育教育教学的动态管理、监控、反馈、会议、共享、评价、考试、学习、更新等等子系统,可以实现教育者、对象、目标、手段等诸多要素的数字化集成,是信息化教学的“大脑”和“神经中枢”,需要重点关注和投入。但是,德育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并非独立于整个中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在追求信息化教学发展过程中,与其他课程、专业教育信息化推进是统一的,不应该单独立项,而应纳入中职院校信息化总体规划,协调推进,同步发展,在教学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也不是对以往进行推导重来,而是要充分利用以往的建设成果,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性价比,同时,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不能以期在短期内就建成完整体系。
3.5 信息化课程评价优化
以往定期进行的德育课程评价,可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分解成为阶段化目标,并通过互联网快速实现任务与结果的反馈。通过阶段化目标的设立,可以为学生树立短期持续性激励机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形成努力学习的意识,完成课业知识的积累,进而激发更深层次的学习动机。阶段化目标的设立和运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快速实现统计与运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常用的钉钉学习软件,自主设立课堂目标完成积分的规则,对于每位同学课堂表现、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赋分,由软件进行日常分数的统计。当学生个人积分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兑换预设的小礼品;当班集体积分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奖励看一次电影或一次课外活动。这种充分融入信息技术的课程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管理的质量[3]。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德育教学课程是中职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学习的内容,提升综合素质,德育课教师应当学会将互联网和德育课程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和资料对同学们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冰利,杨革新 . 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 [J]. 发现 ( 教育版 ),2018.
[2] 李建 . 新媒体时代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 [J]. 中国校外教育,2019.
[3] 王丹 .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问题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