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框架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3期   作者:郎旗民
[导读] 核心素养指的是和职业相关的自身素质,
        郎旗民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314400
        摘要:核心素养指的是和职业相关的自身素质,并且也包括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基于核心素养框架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需要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其创新意识,自主思考能力以及相关的职业精神都非常重要。总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创新,必须要注重核心素养的融合。
        关键词:核心素养;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微课能够将计算机操作过程以视频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观摩学习,迅速掌握操作技巧,熟练使用计算机及各种基础计算机软件,而较高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对于学生今后就业有着莫大的帮助。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虽然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有了相对系统的教学模式,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导,大多是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演示进行操作,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导致了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过调查,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欠缺,并没有将学校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当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局限于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无法考查学生对于该技能的应用效果。
        (二)重理论、轻实践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与其他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同的问题,即偏重于理论教学,实际操作所占比重相对较少。这是教学固化思维的产物,片面地认为任何学科都是知识性的,所有的学科都要为考试而服务。因而,教师在计算机运用基础课堂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而学生则循着教师的思路努力消化枯燥、抽象、无味的理论知识,在学习效率不高的同时,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再者,计算机技术由于其特殊性,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来掌握,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当前,中职院校在计算机运用基础教学中重理论的倾向,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学生厌学、旷课或是在计算机课堂上处理其他学习任务的情况。
        (三)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熟练、硬件陌生
        当下移动设备普及,个人计算机淡出生活现在的学生成长在一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普及的社会,他们可能对这些移动设备使用很熟练;而个人计算机已不在是现在家庭必备的电子产品,更多的是在办公场所使用。熟悉移动设备上APP的同学们,就对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不熟悉;比如说,同学可能熟悉使用百度APP,而不知道怎么使用浏览器输百度的网址,甚至存在部分学生还不知道电脑的开关机键在哪里。
二、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一)头脑”要创新
        思维是改革的先导,推动教学的改革创新,首先要从“头脑”创新开始。(1)中职院校要明确其教书育人的根本,在于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在这种教学的价值取向下,教育的方向不是培养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人才,而是着力培养具有一定素质,在某些领域专长的人才。反映在计算机教学领域,就要改变以往“面面俱到”“大而全”的教育方式,按照“按需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教学服务。(2)计算机教师要准确把握自身的职责定位,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基础教学,所需的不是计算机全方位、全领域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做到点对点、一对一指导。笔者发现,在中职院校中,往往计算机教师只有少数几个,负责全校几十个院系的计算机教学。因此,计算机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计算机教学,突出计算机技术在相应领域的应用,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牢固的信息技术基础。
        (二)“教术”要创新
        当前计算机运用基础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用脱节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教师,解决方法和关键也在教师。因此,作为计算机课堂上的最“关键”因素,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一方面,要把课程实践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位置,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计算机课程具有显著的抽象性特点,单靠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中阐明理论、解读理论、消化理论。另一方面,教师要把计算机教学与学生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不求教学面面俱到,关键是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和精准性。针对性在于立足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计算机课程内容,比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重点加强对会计软件的运用教学;有效性在于讲授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真正服务于今后的工作岗位;精准性在于面对计算机能力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既不让基础好的学生懈怠,也不让基础差的学生掉队,促进整体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培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思考
        在核心素养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创新策略上,首先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才是核心素养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问题教学,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疑问学习,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学习的探索内在动力就是疑问,所有要在课堂计算机基础教学上刻意制造悬念,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到问题的答案。并且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树立起学生的学习自信。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在知识表达中锻炼学习思维,让学生从思维活跃上树立起一种学习自信,从而实现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注重对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而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一种趣味教学法。比如在学习有关的数据通信技术时,就可以通过一些科幻电影作为导入,教师顺势根据此介绍有关的通信技术,再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想象未来的通信技术。这样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时候,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核心素养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策略。
        (二)教学的目标要明确,教学的模式要创新
        中职学校一直秉承着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因此对于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也要明确,不但要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具备充分的了解和学习,更叫结合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导和培养。这是教师必须坚持明确的教学目的,围绕这一目标目的来进行教学展开和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去进行基础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在学生具备基础知识素养后,再为学生进行拓展加深,教授学生计算机发展的最新鲜的知识点,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并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

中职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是为了以后的工作与学习打基础做准备,因此教学还要以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才是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等能力形成综合的培养的,就不能缺少实践教学,计算机的教学更应该以实践作为主导地位,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治学的积累和学习。
        (三)创新信息化的教学资源
        通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有五种:第一种是教科书配套的光盘,是近几年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第二种是引擎搜索,在信息化的教学中最为普及,教师通过引擎搜索的方式查找相应的资料,能更加快捷、全面的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第三种是分类网站搜索,这类教学资源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知识点比较集中而且展示效果较好;第四种是出版社提供,出版社提供的教学资源在内容上更有针对性,能为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是必须是高水平的出版社;第五种是购买已制作好的数字资源,这一类资源集成度高、设计美观,虽然用户体验度良好,但是售价也高,建议由学校统一采购并使用。教材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和未来的就业需要,因此,所选的教学材料最好是顺应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办公软件相关的知识。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这两大专业,自身的性质不同,所学的内容也不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汇编与接口技术、三级组成原理、软件项目等方面,而电子信息科技与技术的主要课程则是根据模拟和数字电路、电子技术自动化、信号与系统、微机等方面。教师要具备合理选择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才能紧跟信息技术改革的更新速度。
        (四)培养学习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形成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辅助者。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讨论环节,来引导学生思考、互相交流、借助网络查阅资料,以自主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练习题,如做PPT,教师可以只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主去设计、创作融入自己个性的作品,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遇到问题也能主动去解决。另外,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也可增加学生演练、纠错的环节,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练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练习情况,更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探讨、一起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五)理论实践结合,加强学生创新
        核心素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互教学,让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实践并非是课后的习题作业,而应该是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理论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实际的操作体验。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些计算机经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印象。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对相关资料查找,并且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探索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对于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创新,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保障。
        (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如何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呢?其实,多媒体不仅可以应用于教师的教学上,还可充分应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课上。在计算机的操作实践课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表现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使用PowerPoint的课上,教师布置相应题材的任务,如用PowerPoint完成一份学校宣传手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需到校园收集图片、拍摄视频、到网上收集素材等,再到上机操作课上完成相应题材的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等,可谓一举多得。
        (七)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资建设和教材修订“互联网+”背景之下师资建设依然是核心。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必须严格自我规范,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中职院校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性和考核,全面了解教师对计算机课程的信息化应用效果。由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分项打分,如课堂吸引度、知识覆盖面、情感丰富度等方面,建立融洽的教学关系,打造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学校应该聘请相关的计算机专家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教师之间也可以互相沟通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实现共同进步,营造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八)将教学的资源重点整合
        如今的网络大环境下,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们也应该转变自身的身份,革新自身的观念,把自身从课堂的掌控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引领者。在网络上的资源数量非常庞大,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热情着手,为学生做好引导,加强教育。帮助学生将学习的意识建立起来,自主的进行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并且愿意关注有关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关新资源和新消息,积极的在网络上进行资源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充实自身,并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通过多元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学生能够被教师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获取的主动积极性激发出来。还可以为学生在互联网上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线上平台,让学生能够在线上平台进行关于计算机知识的探讨,将自身不懂的问题或者是自己的独到见解发表于平台之上,让学生形成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将教师提出的问题,合理的进行合作探究,寻找解决策略。让学生在学习探讨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中职的学校也要加强相关设备的投入,将计算机相关的设备给予完善,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日常学习实践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框架下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并且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加强。最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并非是短时期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院校对此重视起来,投入足够的教学资源,才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素萍.基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中职学生信息意识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08.
[2]吴婷颖.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J].才智,2019(34):16.
[3]许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J].职业,2019(34):26-27.
[4]赵娟.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方式的研究[J].时代农机,2019,46(10):106-107.
[5]董飞.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232.
[6]刘嘉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2019(13):60-61.
[7]田洪.微课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06):197.
[8]韩兴华.创新创业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融合[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01):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