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淮安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3期   作者: 郑楠
[导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依旧是关键词之一,
        郑楠

        (淮安市委党校 )
        摘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依旧是关键词之一,淮安提出要坚持民生优先,实现更高水平全面小康,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持之以恒做好民生工作,将一个个家庭的“小幸福”联结成社会的“大和谐”。在提高就业增收水平、不断完善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目标。
        关键词:民生 民生福祉 幸福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一具有典型的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和实践价值的科学命题,是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达,充满了为民解忧、为民造福的人民情怀,体现了新时代党执政兴国的使命自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实践着力点
        增进民生福祉,贵在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在实践中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把准号清民生需求脉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呈现出新的趋势。第一,从需求的重点看,非物质性特点日趋明显。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 9000 美元,这意味着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强烈,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十分迫切;第二,从需求的属性看,社会性需求日益强烈。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公共安全、公共资源、公共信息、公共权力、公共环境等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第三,从需求的层次看,高层次需求日渐增多。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诸如对民主、法律、公正、秩序的追求,主体意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升,公共事务的参与、利益诉求的表达、合法利益的维护、独立个性的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民众高层次的需求越来越突出。
(二)做大分好民生保障蛋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反复强调“在发展中”这个前提,表明改善民生不仅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更要有充足的实力支撑。只有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良性循环,保障和改善民生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而艰巨,加快发展仍然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加快发展这把“金钥匙”,就没有解决各种问题的手段,就没有增进民生福祉的资源。人民群众不仅需要廉洁正派、鞠躬尽瘁的“老黄牛”,还需要砥砺奋进、为民奋斗的“拓荒牛”。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还要分好“蛋糕”。当前,我们在不断做大民生“蛋糕”的同时,“蛋糕”的分配还不够公平公正,改革发展成果的分配尚存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必须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尽力保障“蛋糕”分配的公正公平,使全社会合理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三)理清优化民生投入顺序
        在实践层面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必须从狭义的民生角度着手。从这个角度看,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从实践操作来看,具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生活的底线,其具体内容有: 社会救助、低保、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等。二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其具体内容有: 充分就业、职业培训、消除歧视、社会流动,以及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 如劳动权、财产权、公共事务参与权) ,等等。三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之上的社会福利状况。在具体实践中,民生问题的上述三个内容具有逐级递进关系,因此民生投入应当遵循三个“优先原则”。也即:公共投入总的顺序结构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民生本身的公共投入顺序结构应当以基础民生问题为优先;基础民生的公共投入顺序结构应当以底线民生问题为优先。
(四)改革创新民生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社会建设要“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系统性是民生制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例如,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时,如果没有激励保障对象参与社会、劳动自立的配套制度设计,最低生活保障就有可能导致保障对象的制度依赖,出现所谓“养懒汉”的情况;如果没有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终也将不堪重负。再如对民生制度改革创新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是扩大制度正功能、识别潜功能、纠正反功能的重要方法,也是评估老百姓幸福感的必要之举。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涉及公共服务的核心领域,包括促进就业创业、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等等,作出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制度安排,为老百姓建立起一个更加完备、更有保障的“制度升级版”和“制度保障网”,以此支撑真正意义上的“机会均等”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淮安路径
(一)尽心尽力提升民生幸福温度
        淮安市委高度关注疫情对民生的影响,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稳步推进“十件实事”,全力把民生“底线”兜牢托稳。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出台鼓励留淮就业政策措施,提出并推行“以工代赈”等举措,畅通企业发展与百姓就业“微循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升级优化“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开展人大代表“千百万扶 贫济困大行动”、四级政协委员走镇进村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完善机制、加大力度,加快农房改善和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大专项战役”,创新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让群众成为创建最大受益者。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申创工作,开展高铁、高架、高速、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绿化工作,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大气优良天数占比稳步提升。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第一人民医院跻身全国百强,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举办首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出台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意见,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城市,信访工作“一线三包”、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建立完善高质量基本民生保障体系
        强化兜底救助,巩固脱贫成果。落实标准增长机制,做好2020年市政府“低保提标”实事项目,从7月1日起,城乡月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645元,低保补差水平同步提高;各县区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分别达到当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农村集中供养标准在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不低于800元,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积极减轻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落实渐退缓退机制,对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但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的,脱贫攻坚期内继续保留低保待遇。

同时,全面落实“单人保”政策,对困难家庭中的残疾人、大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落实购买服务机制,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救助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提升基层经办服务能力。
        强化高效救助,做好三全三精。用好、用足民政各项保障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兜底保障全覆盖,政策落实精准。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全面小康一个不漏”专项行动,进一步排查未脱贫人口和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以及建档立卡边缘人口,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规范关爱全过程,动态管理精准。按照省、市“阳光扶贫”工作部署,加强信息数据核对和业务平台监管,做好救助保障待遇变更审批,对系统数据及时更新,确保救助对象动态管理精准到位。应保尽保全到位,一个不漏精准。对2020年救助保障资金积极争取、合理分配、及时拨付,加强资金管理,确保按时足额打卡发放到位。加强部门配合,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调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强与扶贫部门信息共享,摸清底数,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各项工作。
        强化规范救助,完善政策体系。根据省厅拟出台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和特困供养人员认定办法,制定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和支出型贫困家庭认定办法;规范低保申请审核审批行政文书,推行全市统一的制式表格;建立健全申请救助对象信用承诺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强化温情救助,提高改革实效。深入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探索构建包括特困供养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在内,统筹衔接、分层分类的弱有所扶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申办救助“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完善以临时救助为枢纽的“急诊救助”模式,提高综合救助实效。创新“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拓展救助内涵。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
        强化临时救助,防范因困返贫。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在解决困难群体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中的重要作用,助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防范脱贫群众返贫。进一步压减材料,取消可以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的相关证明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切实简政便民。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镇(街道)临时救助审批额度,用好临时救助备用金,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对出现重大生活困难的,采取由镇(街道)组织多部门联合会商“一事一议”的形式加大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强监管,开展经常性走访排查,对辖区困难家庭中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主动发现其生活困难,及时跟进实施临时救助,确保对困难群众“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积极防止返贫。
        强化精准救助,提升核对能力。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核对机制,升级核对系统,规范核对流程,提高核对效率。对在册低保对象开展新一轮全量信息核对,采用“线上数据核查”和“线下入户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核查清理存疑对象,提高救助对象动态精准率。在完善政策体系、激发担当作为、扩大群众参与等方面持续深化低保专项治理,坚持“错保”“人情保”和“漏保”治理并重,重点治理不作为、慢作为和失职渎职问题,巩固民政与纪检监察机关协同联动抓治理的有效模式,确保依法救助、精准救助能力显著增强。
        (三)保障改善民生,把“底线”兜牢
        习总书记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聚焦民生突出问题,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紧急民生支出和民生短板上,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要稳住就业创业。受到疫情影响,我市部分企业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外贸企业减员裁员、集体性劳动争议纠纷增加,群众就业压力加大。要坚持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推动社保费减免、稳岗返还等惠企利民的政策直达企业、直达群众,落实留乡就业“两补助一补贴”办法,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行动,完善落实“富民创业贷”、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确保新增发放创业贷款增长20%以上。二要保障基本民生。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精准落实稳岗就业、健康、教育和保障性扶贫措施,探索建立防返贫基金、救助和保险等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加强对优抚对象、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深化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建制缴存。重拳治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高铁、高架、高速、大运河沿线环境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河湖长制工作,抓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和洪泽湖治理保护,有序推进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退圩还湖,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抓好国务院和省安 全生产督导反馈意见整改,统筹做好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无缝衔接,稳步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加快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建设,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决抓好防汛抗灾工作,抓紧实施水毁恢复、除险加固等项目,推进淮河行蓄洪区及干流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安全建设,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要做优公共服务。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创优集团化办学、教育联盟办学模式,推动30所学校教育装备水平达省一类标准,争取南京理工大学盱眙校区开工建设。抓细抓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深化综合医改,加快市传染病医院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组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力争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甲医院开工,完成2 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级试点任务。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提高人均文化体育场地面积,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持续提升全民身体素质。
(四)建设幸福淮安
        当前淮安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下一步发展路子如何走”,时代之问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结合时代特征和淮安实际,找准发展路径,明确发展方向,奋力探索走出扬长补短、扬优成势的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在比学赶超的江苏发展快班中有更大作为。深入分析,淮安最大资源优势在生态,最大空间优势在区位,将这两大优势发挥好,能够显著提升淮安发展质效和标识度,创造淮安发展特色亮点,形成淮安差别竞争优势。为此,“十四五”淮安要围绕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江苏建设决策部署,把发展定位细化实化具体化,聚力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即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转型跨越发展宝贵资本,以绿色发展提升彰显生态优势,大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积极构建完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努力使淮安成为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绿色高地;把交通枢纽作为转型跨越发展重要突破口,以枢纽发展激活做强“腹地”优势,着力构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变地理几何中心为区域交通中心,全力发展枢纽经济,努力使淮安成为流量超大、名副其实的枢纽新城。在朝着既定目标定位奋力前进的过程中,我们要着力建设幸福淮安。确立新定位新追求,说到底是为了让发展更有质量、更富成效、更能为广大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发展果实。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