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政治学科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的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6期   作者:关文韬
[导读] 中华上下5000年沉淀下来的家国情怀漫长而深邃,每个时代对家国情怀的理解都有深刻的诠释
        关文韬
        
        陕西省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恒口高级中学
        【摘要】中华上下5000年沉淀下来的家国情怀漫长而深邃,每个时代对家国情怀的理解都有深刻的诠释。将初中政治学科与家国情怀联系起来参与教育教学的过程,既能提升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的理解,还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家国情怀在不同理论下的内涵主旨,构建政治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增强家国情怀的认同感。
        关键字:家国情怀 政治学科
        国与家自古以来密不可分,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礼记·大学》曾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古人将个人、家与国融为一体的描述,向我们诠释了古今5000年以来中国人信奉的家国情怀的思想内涵。家国情怀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深层民族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的宣扬了家国情怀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之间的新的要求,这是家国情怀在新世纪的当代体现。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修订版学科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育人方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总体来说,这项规定强调了以学科素养为主线,细化思想政治核心素质的基本内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科学创新精神、法律意识以及社会公共参与度,在这些重点培育领域内,“政治认同感”是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中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从社会注意核心价值的构建上来说,就是做到让学生爱家,爱国,爱社会主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国情怀的一体性,文化究其本质而言,应当是为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和有力的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三年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蓬勃塑造期,抓住这一黄金期,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丰富他们的社会主义信仰将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双向发展。
        一、创设情景,结合古今典故入教学
        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动态的过程,初中教学中,课本内容简单,知识一目了然,但是空讲理论,课堂气氛极容易陷入老师“自嗨”状态,要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将历史学科和历史典故引入初中政治教学的方法,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很多政治老师的肯定和使用,在正式讲解初中政治理论前,让学生思考今天的知识点可曾在哪个历史人物身上出现过,让学生自己讲讲历史故事,把历史的经验带入政治学科的课堂。例如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体现,就可以由古代故事岳飞精忠报国来创设讲解情境。在讲解“敬业”时,可以引入石油工人王进喜的故事进行创设情境。

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解,让学生既感受到今天讲授的知识,又能让他们发现家国情怀的体现,在后期的探讨中,老师还可以趁热打铁,询问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和接班人,他们如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等等。
        二、设计主题教育,感受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的一脉相承
        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培养他们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让他们感受家国情怀的存在,理论的学习需要实践活动的加持,甚至有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需要实践先行。开展主题教育类的探究和发散思维的活动,非常有利于后期学习理论知识。
        开展实践类活动,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素材,让学生发挥策划,组织,展示以及管理的职能,以感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实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弥补政治课教学中出现的知识漏洞和理解偏差,在做这一类主题教育活动时,活动由学生完成,但是确定主题一定要由老师负责,主题的选择秉持精准的原则,切忌假大空以及主题过多和主题模棱两可,以防学生出现理解偏差和失误。
        三、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教学模式
        想要更好的讲授家国情怀思想,教师必须加强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学习,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发散性思维,探究性分析并用的态度,努力寻求更为适合学生的创新式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彰显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在政治课堂上,利用发散性思维探究引出讲解家国情怀建设,然后让学生置入体验情境,感受主人翁的内心世界,感受主人翁的出发立场和视角,让学生从内心深处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选择?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这对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究竟有何影响等等具体的现实的问题。通过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境分析,让学生自己感受历史变迁中的家国情怀文化的内涵,从而让他们体会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政治这门学科如何与时俱进,将历史与现代典范结合,在新时代气息之下的中国学生-子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和精神追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情怀的思想是中国人普遍信奉的信仰,也是中国青年学子的立德源头,利用初中政治学科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思想,是非常可行的。我国自古在选择国家栋梁这件事情上坚持“才者,德之资也”的原则,真正能够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我们新时代之下需要的国之栋梁,通过政治学科的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富民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培育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担当精神,以更自信的心态与世界平等交流对话。家国情怀的塑造,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也不可小觑,将家国情怀教育引入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实用性,增加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培育和追求,凝聚共识,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真正让德才兼备的中国学子来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策略.张波.青年关注[J].2019.128(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维度研究”阶段性成果)
       [ 关文韬.女.汉族.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供职于陕西省安康市恒口示范区恒口高级中学. 政治教师]
[ 七十子后学,鲁同群注评.礼记[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33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