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熊平太
[导读] 小学教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多加注意,因此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体的语文学习质量在降低,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导入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作为引入法来说,教师可以引入的东西较多,使得学生的整体知识储备也在不断的增加,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熊平太    巴中市恩阳区石城乡中心小学  四川  恩阳  63606
【摘要】小学教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多加注意,因此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体的语文学习质量在降低,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导入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作为引入法来说,教师可以引入的东西较多,使得学生的整体知识储备也在不断的增加,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思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10-01

        引言
        新课改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的培养,但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本身属于较为综合性的学科之一,教师对学生实施单一知识点教学,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提升,并且让课堂班的比较枯燥,因此在目前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使用引入教学方式,针对学生需要提高的不同能力,引入相关的知识点,如此即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兴趣,最为主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问题导入法
        导入教学中,教师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问题导入法,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前的语文问题预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小学生的思想较为简单,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较深的问题刺激等,他们记住相关知识的主要方式就是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太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使用问题导入法的结果则不同,学生会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同时通过自己努力找到的答案,学生可以更加容易记住,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的通过自己努力来找到问题的答案,慢慢的会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不但帮助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也为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2故事导入法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故事性,每个故事可以包含知识点、人文情感、各种思维等多样化的东西,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故事导入方法,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之前,教师可以使用故事进行带入性教学,例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讲解一下自己过年时候的情况,目前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使学生的整体生活质量也得到发展,每个学生的生活对会与卖火柴的小姑娘形成差异化的对比,如此一来学生增加了带入性,更加主要的是可以带动学生进行思考,不仅培养了知识,借题发挥,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最老爱幼的意识,让整个教学效果都事半功倍。



        3通过图片导入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都进入到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也有着重要的效果,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方式,首先是图片,学习地区文章或者相关的风景文章时,教师可以找寻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影响,完成整体的学习,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视频的方式,视频更加的生动,对学生有较好的代入感,如在学习《草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首先用草原美丽的图片将学生引入进来,美丽的草原图片对学生来说吸引力巨大,观看几张图片后,教师可以播放有关草原的视频,配上相关的音乐,加大对学生的视觉冲击,通过如此方法,教师可以保证学生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完成视频播放后,教师引入整体,进行知识教学,提升学生的整体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4激趣导入法
        兴趣对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提升在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激趣导入的方式,例如在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辩论活动,在课堂营造激烈的竞争氛围,通过此种方式,教师会帮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课堂乏味枯燥的情况,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养了竞争意识,为取得胜利可以会出现相互合作的情况,更加有助于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
        5谈话导入法
        话题导入方法对学生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话题逐渐的带入学生进入到需要学习的知识当中,话题导入最为主要的功能是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什么样的知识形式,学生学习都要有着相关的兴趣,使用话题教学,学生与教师可以显示的更加平等,如在进行 《桂林山水》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阅读、边交流,与学生交流桂林山水,这样学生就可以被逐渐的带入到知识学习当中来,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且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其更愿意参加学习。
        6总结: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相关的导入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通过引导教学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表达能力,为学生的日后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导入技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李因高.中华少年2019年08期.
[2]丰富课堂导入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徐洁.数学教学通讯2019年01期.
[3]小学低学段科学课堂导入浅析[J].吴豫.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03期.
[4]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J].薛艳萍.新课程(小学)2018年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