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路径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吴小兰
[导读] 公共参与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参与的素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知识和公共参与能力。文章认为挖掘教材的丰富内容、整合校园文化活动、拓展课外实践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吴小兰    四川省富顺县城关中学  四川  自贡  643200
【摘要】公共参与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参与的素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知识和公共参与能力。文章认为挖掘教材的丰富内容、整合校园文化活动、拓展课外实践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23-01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公共参与素养,包括有集体主义的精神,遵守规则,有秩序地参与公共事务。那么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呢?
        一、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公共参与教育素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包含丰富的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教育的资源。如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生活与消费涉及学生日常的生活消费开支,财政与税收,投资理财的选择等。必修二政治生活,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公民与政府,人大与政协,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与合作等关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各种途径等。必修三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途径、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生活的选择等。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整体与部分,量变与质变,实践的观点,唯物史观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做好教学设计,是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最重要途径。
        二、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高中新课程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学生盲目接受知识的局面,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倡导教师采取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前预习、课中合作、讨论和展示,课后合作探索和实践。这些都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公众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在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编制导学案,给学生布置任务,去调查近期市场上猪肉价格的变化情况;把班上学生分成7组,各小组带着调查课题深入到社区、工厂、农村等地方,就有关猪肉价格变化情况收集相关资料,询问市场商人,居民消费者等等。然后,小组在对相应的材料数据进行处理。课堂上各小组充分讨论、探究、展示;最终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发现猪肉价格的变化,虽然是由价值决定的,但近期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生猪养殖受猪瘟疫影响而大量的减少,致使猪肉的供给大大少于需求,造成了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跟同学们一起分享,激发了同学们团结合作,关注生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精神。
        开展情感体验教学。比如根据教学需要,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了解不同角色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在必修二政治生活教学中,有关民主决策内容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如消费者,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就有关居民用电价格调整问题进行探讨。积累生活经验,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多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去多去参与体验,如在必修二政治生活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召开模拟听证会。也可以就课堂的某一个议题举行辩论赛。
        三、在活动中渗透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培养
        在中学的校园中,不同时期不同年级均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文化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设计一些唤醒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培养公共参与意识的活动环节。
        如在学校举行的爱心义卖跳蚤市场活动中,学生花点自己的零用钱,在跳蚤市场中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小物品,各班级将跳蚤市场出卖物品收来的钱集中起来交到团委会。通过学生会再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低保困难户家庭,或者革命“五老”人员家庭去进行爱心慰问。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奉献爱心,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家长、家庭成员和社会资源,还可以到相应的专业岗位进行实践体验,如医院志愿服务、健身教练、外卖男孩、超市收银员、社区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同的职业。他们的背上充满了未知的辛酸和苦难,培养了顽强的毅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等。学校也可以开展公益性远足活动,比如说红色之旅远足,让学生在参与体验,革命战争年代,先辈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卓绝斗争的那一段烽火岁月,培养他们担当意识和责任感,未来做一个能够为家庭,为社会,为民族担当重任的好公民。
        四、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和践行公共参与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就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第一,依托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高中思想政治四个模块的知识均与生活紧密联系,每一个模块的单元关键词都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寻找与公共参与相吻合的主题,从而确立相应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确立相应的子课题进行研究,这不仅深化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而且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可以以学期为单位,以教材为依托,分小组实施;期初布置,中途进行跟踪指导检查,期末进行成果展示,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研究活动的过程当中形成参与意识,团队精神等一系列积极的价值观。
        第二,依托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开展公共参与能力培养与实践。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的内容可以包括社会调查考察,公益性活动,还包括学校传统的军训、生产实践活动,拥军优属,敬老服务,帮扶贫困,环境保护主题宣传科普活动,维持交通秩序,扫盲辅导等志愿活动。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充分调动各种因素,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责任感。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探索灵活运用,鼓励学生积极有序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努力成为新时期具有较强公众参与素养的好公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