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孙翠萍
[导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因为其批判性和反思性等特征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我就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进行简单的探究。

孙翠萍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  628200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因为其批判性和反思性等特征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我就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进行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19-01

        批判性思维是个人学习和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思维技能,经过多方的研究表明,这种技能虽然不能够轻易的获得,但通过适当的培养和训练还是可以有良好的效果。在高中的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中,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借助这种思维能力对英语中的阅读习惯和内容进行意识能力的锻炼。
        一、批判性思维概述
        (一)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虽然在学科教学中得到应用,但是却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研究。杜威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个体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及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所进行的积极、持久和周密的思考。”恩尼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个体以后天的客观经验为基础,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说简单一点其实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思维能力,并借助思维的分析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批判性阅读
        所谓批判性阅读,就是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度更甚的解读以及理解,同时在阅读后对主观材料信息以及客观材料信息进行划分,对文章阅读的情景、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意图进行分析。作者在文章中给出观点,阅读的人也需要在理解作者观点时提出自身的看法,要学会质疑阅读材料本身,深入思考并且提出疑问,同时,利用与作者和文本不同的思想观点、交流以及与之的对话,建立起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出对作者观点进行判断的能力。所以,批判性阅读注重的是一个能够促进读者独立思考以及个性化长期发展的阅读,旨在读者能够在进行阅读时积极参与,分析探讨,反思质疑以及独立思考。
        二、高中英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英语阅读课是高中教学阶段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合理选择阅读材料,打造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挖掘学生的英语潜能。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分享学习经验,深化理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分地注重单词的用法、语法或者理论,往往没有足够丰富的内涵,从而无法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解析文章。所以,教师们应当拓展学生英语阅读的类型,主动地为学生推荐一些文章,以保障学生们能够阅读到真实的、丰富的英语阅读文章,例如一些英语的报刊和杂志等等。这一类的英语文章通常都有很明确的观点和思想,学生可以在一定数量的阅读中掌握不同媒体对同一事情的不一样的报道模式,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式、看法进行思考与对比,进而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挖掘学生的能力。同时,教师在为学生选择英语阅读的文章时,要尽可能地选一些与学生生活、心理相契合的,存在一定争议性的文章,从而尽可能地激发起学生对文章提出观点的欲望,激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地进行思考与探究,提出问题并且积极主动地去为寻找大难而进行学习,为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誉留足够的空间。
        (二)打造民主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只有达成了这一前提条件,学生们才敢于主动地提出自身对文章的疑惑和观点。所以,想要成功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要使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友好的关系,也就是民主的和谐关系。所谓民主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教师摒弃了以往课堂主宰者的身份,也不再只是简单地将文章思想灌输给学生,而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引学生通过探析、思考,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树立自身的立场,不仅如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舞;在这一关系中,学生也不会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成了知识的完善者,学生拥有了说话的权利,就能够更自由、轻松地去思考,在进行阅读的时候结合自身的观点,积极地提出疑问。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今,学生们对待英语阅读教学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想法:第一,课堂上的教师和课本就是学生心中英语的权威代表,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压迫感,只能盲目地听从和接受;第二,高中生正是处在叛逆的青春期,常常会将教师及课本看成是封闭和世俗的表现,一味地对课堂知识进行批判。想要高效地处理这个问题,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当学生在对某些事物进行接触和认知的时候,要树立其一种分析、怀疑并探索的心理,从而更加客观地去面对这些问题,经过认真的思考与分析,树立起自己客观的立场,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力。这种意识落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主动地建立起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某些暗示,指引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尊重学生在思考后提出的疑惑和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每个学生都具备潜力,所以,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建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课堂环境,全方面地挖掘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阅读环境,深化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推动英语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5).
[2]刘英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