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王丽
[导读]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教育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优秀。

王丽   湖北省十堰高级职业学校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教育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优秀。
【关键词】智慧教育;微课;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48-01

        21世纪,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涌现,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近些年,“智慧教育”是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教育”呢?
        有人说,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在智慧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是更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学生生命的智慧。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它与未来事业密切相关并有利于人才的智慧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想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教育者,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是智慧课堂的基本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允许他们各抒己见,创造一种开放、宽容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主体性。学会赞赏每一位同学,发现每一位同学身上的优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促使学生积极成长这个目标。既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一些在学习上暂时处于弱势的孩子,要多加以鼓励;处于优势的孩子,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发他们想更高的目标前进。



        二、学会运用“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课程。
        “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过程而言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课堂采取“先教后学”,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并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以实现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则颠倒了这一教学流程,倡导“先学后教”,即把“知识传递”的过程放在了课前,由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知识,而到了课堂上由教师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我认为,学会运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
        虽然现代教学一直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和个性化教学的理念,但在传统“班级授课制”课堂中,教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及时把握和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通过课前发布媒体预习材料和作业,进行预习测评,优化教学设计,便于精准教学;课后通过作业数据分析,实施针对性辅导,为学生及时推送合适的个性化学习资料,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四、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给自己充电。主动和他人交流请教,尤其是比自己年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多吸取老师们的优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积极主动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多反思,多总结才会有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不会落后,才是真正的传其道解其惑者。
        五、从知识学习走向智慧发展
        有人说,知识与智慧属于意识活动的两个不同层次。智慧来自知识,知识可以转化为智慧。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获取知识,但是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而智慧是一种顿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我认为,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便拥有了智慧,拥有了智慧却不懂得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聪明的人。
        拥有智慧,是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有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也是一种幸福,努力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