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农飞强
[导读] 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使得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都在不断进行优化、改革,这一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课程学习阶段,数学学科作为基础课程之一有着极高的地位,诸多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依据新式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使得学生获得不断的进步以及提升。本文通过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概念分析,探究具

农飞强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中心小学  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使得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都在不断进行优化、改革,这一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课程学习阶段,数学学科作为基础课程之一有着极高的地位,诸多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依据新式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使得学生获得不断的进步以及提升。本文通过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概念分析,探究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46-01

        前言
        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人员逐渐将教学注意力进行转移,从原有的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转变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学是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方式,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优化数学课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本身数学知识掌握能力、应用能力会得到长远性的提升,学生通过学习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概念及现状分析
        1.1概念分析
        在数学课程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基本的生活经验的概念较为抽象,其实指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操作,将学生引入到课程学习活动之中。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学习环节,学生所接触到的内容大都是一些数字内容以及认识图形,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与形贯穿整个知识学习体系,其本身便是抽象化的内容。而基本的生活经验需要学生在学习数与形的过程中,将整个过程获得的经验进行积累。教师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等等数学素养在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逐渐提升。
        1.2现状分析
        通过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实际教学状况分析,我们可以意识到一些地区的数学课堂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环节也只是由练习、记忆为主,学生本身所能够参加的数学活动少之又少,更无法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教师作为课程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如果不及时地进行理念、方式的转变,将无法带动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发展、转变。



        2、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分析
        2.1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课程学习中,学生所学习的教材内容大都是由诸多教育专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状况所制定的,主要涉及的内容是数的学习以及计算、图形的认识等,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需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依托教材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解决活动经验的实际问题。因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有限,所以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认知程度远远不够。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之中的可用素材,尽可能地选择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加与减》这一内容时,教师需要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一年级开展的,而一年级的学生本身智力发育不够完善,只能进行简单的数学数字计算。有一些学生在进行计算时还会用手指头去数数,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时可以选择教材之中所讲解的“凑十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面对不同数学题目时选择不同的数学解题方式,并在原有解题方式上进行创新以发现新的解题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
        2.2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掌握生活经验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可以被看作是最为广泛的,生活中许多常见的问题都可以看作是数学对生活问题的反馈,许多的数学知识也都来源于实际的生活,从生活中也可以找到数学知识。且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本身的好奇心便非常强烈,对一些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数学学习情境,在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学习的魅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认识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之初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长方形以及正方形,并对其概念进行讲解分析,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把原有的抽象概念生活化。
        2.3结合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数学学习经验,而这些经验也可以看作是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其数学思维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的产物,这也是学生良好的学习的一种表现。而学生数学思维的完善必然需要大量的数学学方法作为支撑,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其数学学习的难度会随之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科学、合理的数学方法的帮助下得到强化,经验的积累变得越来越扎实。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数学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其难度相对较大,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更是比较困难。为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新课程理念,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措施将其贯彻落实到教学体系之中,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廷俊.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248.
[2]史淑静.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活动经验的策略和方法阐述[J].中国高新区,2018(12):125.
[3]张金萍.小学低年级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 2016,000(010):P.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