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史传文学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马小丽
[导读] 史传文学属于文学范畴,不仅具有历史真实的特征,又极具有语言生动灵活、故事曲折丰富、人物立体鲜明的文学特征。历史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文章重点探讨了史传类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即确定议题、选择文章、设计问题。

马小丽    四川省富顺城关中学  四川  自贡  643200
【摘要】史传文学属于文学范畴,不仅具有历史真实的特征,又极具有语言生动灵活、故事曲折丰富、人物立体鲜明的文学特征。历史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文章重点探讨了史传类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即确定议题、选择文章、设计问题。
【关键词】史传文学;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38-01

        史传文以人物的活动为核心来记录历史,相对于纯历史著作来说更具故事性和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好奇心、激起阅读兴趣。史传文的语言表达、叙事手法、人物描写、传统文化、精神品格等都能对学生有所启发,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建构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群文阅读教学是单篇阅读教学的延伸,也是单篇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一、明确群文阅读议题
        所谓议题,就是一组文本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一组文本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群文阅读以议题为基础展开教学,议题就是一堂课的线索,串联起多篇文章。议题的确定是多维度的,可以以作者为议题、以人物为议题、以作品为议题或者以文章的叙事方式为议题。如在进行《鸿门宴》教学时可以《史记》、“项羽”或者“鸿门宴”这一事件为议题,议题的不同决定了探讨研究方向的不同。
        首先,根据课程标准,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组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并给出了教学建议,为我们制定课题提供了参考依据。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确定主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点、学习意向等。群文阅读教学的选题和设计,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第三,教材内容。群文阅读教学也是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课文重点难点和课文内容也是确定题目时要考虑的因素。
        二、选择恰切的阅读文本
        多语篇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语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这里的文字不仅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文字。课文的选择以主题为主,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和兴趣等因素。
        1. 以作品为议题
        选择以作品为议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了解该作品的写作特点和风格,还能够学习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叙事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如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左传》作为议题,选择《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宫之奇谏假道》作为一组群文阅读。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宫之奇看穿晋国假装借道实则要攻击本国的阴谋,以宗族关系和神灵依德劝谏虞公;曹刿在长勺之战中运用战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取得胜利;烛之武利用秦晋间的矛盾成功游说秦伯退兵这三个事件,去探索发现《左传》的写作风格和独特魅力。
        通过这组文本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和体验《左传》的语言风格和人物塑造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简洁的文字语言,掌握《左传》塑造人物、展示人物智慧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苏轼评论《左传》所说的话:“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


然而言止而意无尽,尤为极致。”相较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学生更能深入了解到了作品的风格特色,更能掌握到学习此作品的方法。
        2. 以人物为议题
        史传文是围绕历史人物来叙事的,以人物为主题,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人物,使人物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因此,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更多地展示人物的事件或不同作者对人物的描述,从而更客观地理解人物。例如,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是丰富复杂的,为了使学生对项羽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以项羽作为议题,首先给学生播放《西楚霸王》记录片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然后展示《项羽本纪》,了解项羽在钜鹿之战中的勇猛、鸿门宴上的优柔寡断以及他“攻襄城,久攻不下,已拔,尽坑之”的残暴不仁等性格;再次展示《高祖本纪》,通过与刘邦对待人才、遇见秦始皇时所说的话、攻城之后的做法进行对比来了解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相较于课本《鸿门宴》所展现出的项羽妇人之仁、优柔寡断的性格弱点,通过这一组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个立体的项羽形象,他是勇猛的、自傲的、冲动的、残忍的等形象集一身的复杂多面的人。
        3. 以历史事件为议题
        史传文具有历史真实的特点,基本秉承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但是为了让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变得更加典型,有时作者会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虚构、增删,且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以历史事件作为议题,能够使学生对某个历史事件有全面整体的认识,避免作品中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以“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为议题,教师可以《战国策•燕策三》中的《荆轲刺秦王》、《史记•刺客列传》、陶渊明的《咏荆轲》、司马光《资治通鉴》对荆轲的评价部分作为一组群文。先学习《荆轲刺秦王》,了解这个事件;再通过《刺客列传》了解荆轲生平和刺秦王的整个过程,同时,通过《刺客列传》还可以了解到其中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四位刺客的故事。最后展示历史上对此事件的两种不同的评价,分别是陶渊明对于荆轲的赞颂和司马光对于荆轲的贬低。
        通过这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们了解了“荆轲刺秦王”事件的整个过程以及历史上对这一事件的两种不同代表性的评价。与教材《荆轲刺秦王》的单一教学相比,学生不仅能理解事件,还可以深入几篇课文,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三、设计群文阅读的问题
        合理的问题设计是衔接群文阅读的关键。问题是预先设计好的,有些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文章应该根据学生的感受来设计。例如,在以“荆轲刺秦王”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请告诉我们故事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你对荆轲的形象有何看法?(3)你对荆轲刺杀秦王事件有何看法?这件事对历史进程有影响吗?在这组阅读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作业,让学生自己搜索信息,分析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
        总之,中华传统史传文学内容浩瀚,思想丰富,兼具文、史、哲等多种价值,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群文阅读教学是单篇阅读教学的延伸,也是单篇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将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引入到史传文学的教学中,为史传文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高婉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诸子散文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谢彩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尝试[J].文学教育(上), 2020,(01):106-107.
[3]来永桂.辅以群文阅读的文本批注——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