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巧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求知欲望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谭芬
[导读] 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为能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水平,这就需要在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加强重视。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加以科学化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本文先就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以及应用要求加以阐述,然后探究游戏化教学方法应用措施,希望能为实际语文教学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谭芬    湖北省恩施市逸夫小学  445000
【摘要】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为能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水平,这就需要在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加强重视。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加以科学化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质量水平,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本文先就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以及应用要求加以阐述,然后探究游戏化教学方法应用措施,希望能为实际语文教学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游戏化;应用价值;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77-01

        俗话说:“玩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都是向往自由,喜爱玩耍的,那如果将孩子的这种天性运用到学习教育上又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一特性,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在游戏中传道授业,在游戏中吸收学习,劳逸结合,愉悦身心,从而达到教学预期。那此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运用呢?本文将做出自己的一些分析看法。
        一、优化语文教学模式,利用游戏增强课堂活力
        游戏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孩子通过游戏在不断的收获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游戏能够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正视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将游戏和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游戏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避免了游戏和教学生硬的结合。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最喜爱的就是听故事,有趣的故事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学生传递了一定的健康思想,小学语文学习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比如:《坐井观天》、《农夫与蛇》《守株待兔》,为了促进学生对这些故事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几个学生到讲台进行分角色表演,通过生动的表演将故事描绘出来,同时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寓言故事进行续编,并让学生自由分组,将自己编写好的故事进行演出,让学生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为了不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还应该不断的更新游戏的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游戏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成长。比如在学习成语时,教师要不断变化游戏方法,可以是 “你比划我来猜”的活动方式,也可以是成语接龙的游戏方式,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看看哪个小组在固定时间猜对的最多,每次都给学生不同的新鲜感,在游戏中学生会逐渐掌握更多的成语,收获更多的欢乐。
        二、创新游戏化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当中,为能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需要发挥游戏化教学的方法作用优势,调动学生语文课堂知识的学习主动积极性,从而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是相符合的,通过发挥游戏化的作用优势,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4]。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生字词的内容中,为能深化学生学习的印象,以及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游戏化教学方式的科学化运用显得比较重要。如语文教学中为学生讲述《元日》的古诗中,屠苏,爆竹,桃符,瞳瞳都是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难点,为能让学生能对这一古诗当中的词语有深入的认识理解,这就可为学生呈现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关年兽的视频内容,为学生讲述为什么叫爆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屠苏的讲解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表演模拟饮屠苏酒的场景,看谁演的比较生动形象,学生在这一游戏活动当中,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隵的乐趣,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在诵读教学中引入游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诵读能力培养当中,要充分注重发挥游戏化教学法的积极作用,从整体上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兴趣,为学生良好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篇章内容比较多样,选择合适的诵读内容和游戏化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语文内容来激发学生参与阅读,通过为学生设计游戏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从学生学习综合素质提升的层面加强重视,通过设计游戏化的方式来活跃诵读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有更多的收获[5]。例如在为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文章内容中,作为传统神话故事的内容,其中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故事的内容也比较新奇,为能激发学生诵读的情感,这就可通过游戏表演的方式,为学生设置角色来促进学生进入到情境当中进行诵读,从而能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诵读的主动积极性和能力水平。
        四、文本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小学生善于模仿,他们与生俱来的具备了成人所无法比拟的表演天赋。强烈的表演欲与丰富的想象力,是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天性,更是他们的优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设计各种易于学生发挥表演水平的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能够将课本内呆板的文字,转换成有声的语言、灵活的形象、生动的神态等,促进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对于文字的内化,对于情感的把握,对于人物的设定。
        例如《“三颗纽扣”的房子》是一篇意大利童话故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关于关爱的道理“虽然一个人能力有限,但只要有颗关爱别人的心,就能给许多人送去温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编导“课文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游戏过程中,仔细揣摩人物性格,认真演绎文本剧情,这样他们能够在把握人物内心活动的表演中,深刻理解文章人物的角色设定,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三颗纽扣”的房子》这篇文章长达60多个自然段,它也是四年级教材中篇幅最长的课文。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可能无法引领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但是经过“课本剧”的表演,学生就能够紧抓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与课文中心思想形成密切的关联,从而在重点语句“待得下一个人,就待得下两个人。”、“待得下两个人,就待得下三个人。”中,体会穷木匠乐于助人的那颗善良的心。在“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感受那些受到帮助的人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创新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运用下,能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促进实际教学目标实现,教师只有从创新的理念融入下,以及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国华.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50- 151.
[2]罗君.试析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04.
[3]王晓春.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246.
[4]黄河.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8(04):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