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分层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冯萍妹
[导读] 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学习与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身心健康成长,更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与主体,只有掌握科学、人性、高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才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冯萍妹    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中学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学习与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身心健康成长,更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与主体,只有掌握科学、人性、高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才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分层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70-01

        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水平利于学生日后不断发展,因此在有效的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应该引入分层管理模式,下面对分层管理理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分层管理原因与策略,希望分析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分层管理理念的内涵
        鉴于初中学生内部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采取相同的一套管理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初中生进行管理不利于班级学生的整体提升。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采取分层管理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性格、经历、家庭背景、学习能力的初中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使班级管理模式更加贴合实际,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真正体现初中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与此同时,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分层管理方式还有助于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有助于学生班级归属感、成就感的培养。在进行分层管理之前,初中班主任首先应当明确分层管理的依据,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自控能力等等。就实际应用情况看,这一理念在初中学生班级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班级管理中引进分层管理的原因
        (一)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初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因此其往往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较为刻板,因此不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会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加强,甚至导致厌学等不良后果。因此,采取有效的分层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引进分层管理模式的原因,是基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班级管理方式只有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使其乐于接受,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基于班级管理发展需要
        除却初中学生的青春期心理特征,班级管理发展也是初中班主任进行分层管理策略的原因之一。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以班主任全盘接管为主,因此班主任往往难以照顾到具有特殊要求的学生,从而导致这一部分学生难以接受管理,最终导致厌学等情绪的出现,并对日常教学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


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进行分层管理,在不同的层次建立小组长,并将班级管理工作的权利按照层级逐步分发,从而一方面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和谐、融洽班级管理氛围的建立。
        三、分层管理理念应用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措施
        (一)管理权限的分层
        分层管理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应用的首要措施是有效分配管理权限。如上所述,在保证班级管理工作针对性的前提下,班主任难以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学生个体,因此应当首先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将分层管理的权利下放到各位班委手中,从而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值得一提的是,初中班级的班干部竞选应当以综合能力为考量标准,而不能仅仅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班干部之所以能够作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因为其具备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则在于加强对班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与此同时,班干部也应当定期进行更换,以为班级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并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学生水平的分层
        在分配班级管理权限之后,还应当对班级学生进行有效分层。初中班级分层管理主要应当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优秀学生、中等学生与后进学生。由于不同层次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知识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预先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并加以总结,以便管理的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初中班主任还应当重视对后进学生这一层次的积极鼓励。作为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掌握知识水平有限的学生层次,这一部分学生往往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从而导致自卑等不良情绪。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与其进行平等交流,使其能够及时与班干部或班主任进行交流,从而有效缓解其学习与生活方面的不良情绪。此外,中等学生层次占比较大,因此也是初中班级分层管理的最大挑战。班主任应当给予足够重视,以有效提升中等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
        (三)依据学习兴趣进行分层
        对初中班级学生进行有效分类的另一种依据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而言,大部分初中班级都会有品学兼优、求知欲强、自我约束力强的学生,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依照其学习特点,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培养广泛爱好与创新意识方面;与此同时,班级中另有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对于这部分学生,初中班主任应当重视对其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使班级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其榜样或学习助手,从而实现共同提升。这种依据学习兴趣进行分层的管理手段,一方面可以帮助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培养班级学生的总体能力,从而有助于良好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
        总之,教育教学的发展千变万化,班级管理的工作千头万绪、班级管理的方法千姿百态。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顺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并根据变化做出适应性的改变,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策略,才能够让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元.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提升班级管理水平[J].学周刊,2019(25):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