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学有效性策略谈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黄学谦
[导读]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所以高中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德育教育即为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进行教育。现如今社会网络发达,信息多元化,从而使得大多数高中生价值观多样化,无法树立正确的三观,导致信仰缺失。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就很有必要了,至于高中生的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呢,接下来本文将进行具体探

黄学谦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  611300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所以高中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德育教育即为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进行教育。现如今社会网络发达,信息多元化,从而使得大多数高中生价值观多样化,无法树立正确的三观,导致信仰缺失。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就很有必要了,至于高中生的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呢,接下来本文将进行具体探讨。
【关键词】高中学生;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97-01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不仅仅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高尚的品德形成,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和生活。在开展学生处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积极发挥学生处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指导。
        一、组织文艺活动,提高学生认识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处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开展多样文艺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文艺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德育品质内容的认知,从而提高自身的认知,促进自身良好思想品质的构建。同时,相对于传统抽象式的德育宣讲活动,开展文艺活动的形式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编排节目、演出节目的过程中,提高对良好品德的认知,发展良好文化传统。
        例如,在“尊师敬长”的德育主题教学中,首先,学生处可以开展“演讲比赛”的文艺活动,使学生在撰稿、朗读的过程中,能够认知到教师的辛勤付出及长辈的高尚品德,从而深化自己的认知,尊敬教师,尊敬长辈;其次,还可以举办文艺演出活动,让学生以小品、歌舞表演的形式歌颂教师的美好品质,传承长辈的文化传统,从而能够从心底更加尊敬他们,落实“尊师敬长”德育主题活动的实施价值。
        不难看出,在开展学生处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和教学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组织学生以文艺活动的形式,深化自身对良好品德的认知,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德育品质。
        二、建立网络平台,搭建沟通渠道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也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对于学生处而言,将学生处的德育教学工作,与现代教育资源相结合,能够有效搭建学生处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学生处与学生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指导学生实现德育品质的提升。而网络平台的构建,就是能够实现这一德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开展学生处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当前德育教学的主题,进行网络平台的构建,让学生在网页的浏览中,能够逐步认知德育品质的内涵,从而促进自身德育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工作人员能够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倡导民主社会,构建法制安全”的信息交流平台。


在这个平台当中,学生处工作人员将“民主与法制的具体体现”“实行民主与法制的意义”“高中生应当遵守民主与法制社会准则的要求”等内容投放在这个共享平台当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民主与法制观念相关德育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学生处工作人员还可以将班级中学生体现民主与法制观念的行为在共享平台置顶,使学生在打开学生处工作人员制作的共享平台时,能够一眼看到自己身边存在的彰显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典范代表,从而更好地进行效仿和学习,促进自身对民主与法制观念的认知。
        显而易见,学生处工作人员利用自身的网络操作技能构建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促进学生间德育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开展实践活动,深化学生认知
        相对于抽象的德育知识,直观的实践活动更能提高学生对德育品质的认知。在开展学生处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考虑当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结构,将原本抽象的德育知识,让学生以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感知,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德育品质的认知。
        例如,在“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的教学指导中,学生处的工作人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以亲身参与实践的方式,深化对这一德育主题的认知。针对“人道主题”,学生处的工作人员可以安排学生到敬老院中向孤寡老人送去关怀,也可以让学生到福利院中,对遭遇不幸的儿童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对他人送去温暖和帮助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幸福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自身提高对“人道主义”的认知;同时,学生处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让学生到社区中去整理社会卫生、清扫道路垃圾、清除小广告等,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意识到社会公德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公德感,促进自身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
        不难看出,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处的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学生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参与到其中,不断地实践中,感受德育品质的内涵,深化自己的认知。
        四、优化细节工作,提升学生品质
        从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实施以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提升,一线教育工作者也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在开展学生处的德育工作教学中,相关人员可以从学生的细节之处进行观察,从而基于学生的实际行动,确定德育的主题,逐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例如,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学生处工作人员观察到部分学生有说脏话的习惯,对其他学生的言语中夹杂攻击性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缺乏尊重他人的优良德育品质的具体体现。因此,学生处工作人员根据这一细节提出“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德育主题活动,让这些学生能够在“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主题下认知到自己言语中带有攻击性以及说脏话等行为的错误性,从而根据学生处所制定的德育主题进行“尊重”“团结”等德育内涵的学习,逐步提升自身的德育品质。当前,学生习惯的转变并不是一次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需要学生处的工作人员在日后的校园生活中,对学生持续地观察和督促,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言行举止,提升德育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在当前高中学生处的工作者、相关人员也应当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基于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德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更好地开展学生处的德育指导工作,实现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世彦.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J].读天下(综合),2020,000(005):P.1-1.
[2]丁辉.以史育人,德育共进——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高考,202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