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索朗达吉
[导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掌握知识的水平决定着人的最终发展水平。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是课堂管理的关键。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管理策略是:正确理解和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及性

索朗达吉     西藏林芝市朗县中心小学  西藏  林芝  860000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掌握知识的水平决定着人的最终发展水平。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是课堂管理的关键。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管理策略是:正确理解和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及性质;师生共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善教学,增强教学魅力。
【关键词】小学;课堂管理;有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07-01

        课堂是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和掌握知识,然后融会贯通加以应用。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收获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而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主要探讨有效课堂管理及其要素,并提出了几种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一、有效教学理论给予课堂教学以新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1 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课堂管理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人们在总结、反省以往课堂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逐渐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生本课堂管理理念认为,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控制学生的行为,强调通过入性化管理形成生态化课堂,以追求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自由,从而使课堂管理的促进性目标发挥更好的作用,并通过课堂管理活动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推进课堂的不断生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注重内在控制
        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设计并由教师监督实行的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管理中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得课堂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而真正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学生自我的内在管理。学生如果能将教师的课堂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那么课堂管理就能达到最优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我管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采取恰当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内在动机,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内在控制,最终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3 致力于教学改进
        现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创建良好的课堂秩序和纪律,既需要合理的课堂管理观念的指导和制度的规范,更需要课堂教学本身的完善和改进。可以说,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改善课堂纪律必须首先致力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



        二、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策略
        1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优化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要求课堂要保持整洁、秩序与舒适,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座位,可以使学生都能受到教师平等的关注;而整洁舒适的课堂环境则可以调控学生的疲劳度,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是优化课堂气氛。要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将情感融入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关注和接纳每一位学生,要了解小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学习过程。教师积极愉快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潜能,达到更好的教学互动。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和管理的助推剂,是有效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充满热情,学生就会好学、乐学,课堂气氛就会积极活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主动建构的。若从教师的角度看,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他们建立真诚的友谊,支持帮助其学习。二是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有恰当的期望,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充分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力。三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视学生为有尊严和有个性的个体。四是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沟通是联络感情、传递信息、了解学生和形成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沟通过程中教师要真诚,要善于倾听,要把学生当成真正的朋友,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指导。
        3改善教学,增强教学魅力
        改善教学和增强教学魅力对于有效课堂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学校和教师要科学设置教学结构。科学的教学结构有助于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同时也能有效地将学生吸引到课程的学习上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学校要科学编制课程表,将文科与理工科,抽象性学科与形象性学科进行交叉安排。教师要恰当规划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方法恰当、多样。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魅力。好的课堂教学内容生动而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和有收获的,好的课堂教学又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时间利用率,好的课堂教学还会突出评价的发展和激励功能,能合理地利用评价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
        三、总结
        课堂管理不是以教师权威为手段去限制学生、压抑课堂,而是教师通过转变课堂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技能,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导,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单一、呆板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参与、师生民主平等、有生命力的课堂。良好的课堂管理不仅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还能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程佳.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J].教育探索,2008(8):5.
[2]李军靠,李延.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管理研究[J].教育探索,2009(2):54- 55.
[3]张东,李森.课堂管理创新:内涵、方向、策略[J].教育探索,200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