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格桑德吉
[导读] 现阶段西藏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语言逻辑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和交际能力。没有给学生提供表述的机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安排课堂讨论,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出发点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格桑德吉   西藏林芝市朗县中心小学  西藏  林芝  860000
【摘要】现阶段西藏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语言逻辑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和交际能力。没有给学生提供表述的机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安排课堂讨论,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出发点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表达能力;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06-01

        优秀的表达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合适的时机,将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清晰地表达给对方,这种明确的表达有助于学生和别人的交流与沟通。所以流畅的沟通是实际生活中最好的运用。教学中,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落后单一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氛围不在沉闷枯燥,有利于构建开放性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逻辑清晰,有条有理表述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轻松掌握语文知识,充分体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一、以往小学语文中学生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过于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表达不通顺逻辑思维混乱,没有安排相应的语言课程,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不断训练,给学生布置繁重的作业,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内向的性格不愿意与同学和教师沟通,严重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教学氛围沉闷枯燥,没有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学生害怕批评不敢举手发言,长此以往下去直接降低学生的口语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渐渐失去学生的兴趣,进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仍然采用填鸭式传授方式,课堂教学成为哑巴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受到限制,无法理解语文课文的寓意,学生存在语言障碍,直接降低学生的人际教学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文章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改变这一教学现状。



        二、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1、在日常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藏区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设计口语交际课程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针对语文课文进行讨论,要求学生阐述出课文内容的中心思想,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语言通顺逻辑清晰,使学生的语言具有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课的兴趣,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能,消除学生的语言障碍,语言交际课堂上要给学生多提供一些表述的机会,使学生摆脱畏惧发音的心理,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口语能力,设置不同的口语课程,使口语能力强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对于一些口语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降低口语课程的难度,以免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多参加口语课程,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文章,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并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缩短学生之间口语差距,有效提高学生整体的口语表达能力。
        2、调整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传授方式,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方法,注重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表述的机会,如:演讲、辩论比赛、播音主持等,从多个方面锻炼学生的口才,使学生语言表达通顺思维逻辑清楚,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锻炼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文讨论活动,将学生划分为多个讨论小组,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并说出对文章的想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更敏捷,针对学生优异的表现要给予鼓励和赞扬,消除学生畏惧发言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习时,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要求学生形容出情景状态,并表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创设开放性课堂,组织安排课堂讨论
        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开放性课堂,组织安排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要学生表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所用的表达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实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开展深入的讨论,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表现障碍,使教学氛围不再沉闷枯燥,形成轻松融洽的讨论环境,逐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西藏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讨论,为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述出对课文的见解和想法,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形成开放性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殷素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5(24).
[2]于文香.郑成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刍议[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