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赵运民
[导读] 教育戏剧将戏剧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中,并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消除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弊端,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教育戏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创造并编写剧本,带领学生排演戏剧,达成语文素养提升和教学效率的双重目标。

赵运民   山东省阳谷县李台镇小学  山东  聊城  252314
【摘要】教育戏剧将戏剧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中,并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消除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弊端,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教育戏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创造并编写剧本,带领学生排演戏剧,达成语文素养提升和教学效率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教育戏剧;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94-02

        教育戏剧强调教材内容的戏剧化,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精髓。且其只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去领悟戏剧内容,并在其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即可。可以说,教育戏剧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语文知识的方式,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并能够为提升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育戏剧引入的价值与作用
        (一)让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比较死板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气氛就会变得更加枯燥,从而导致课堂失去活力。然而,将教育戏剧引入语文课堂,可以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教育戏剧秉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理念。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戏剧表演。这样学生便全部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变成一个大舞台,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此便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戏剧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活动。在参与教育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理解和记忆信息。所以,在戏剧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说话和聆听习惯,这对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在编排戏剧的过程中,学生则需要有更为广阔的知识积累。所以,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收获一定的知识。如此一来,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教育戏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编排戏剧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基础,注重理解过程,使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经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是不重视学生对课堂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进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变得非常低下。实际上,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地阅读课文,并对文章中出现的较好的词句进行细细品读。这个过程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在进一步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文章中出现的人物会有自己的认知与理解,那么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以不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若是学生对文章有不懂之处,教师则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内容,这样便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若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课文有个性化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所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教师则可以对这位同学加以鼓励,并促使他更好地对文章产生自己的认知。
        以《女娲补天》这篇课文为例,学生如何理解女娲的形象,如何在戏剧表演中将女娲的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总结出来的内容。所以若是编排剧本,学生则需要依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塑造的形象表达出来,这样便能很好地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二)引导学生创造并编写剧本
        教师可以在深入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作和编写相应的台词,从而深化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一个好的剧本,不仅需要好的思路,还需要好的台词。好的台词不仅会让表演者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还会让观众对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带领学生编写较好的戏剧台词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学习《狐假虎威》这一内容的时候,我首先要求学生熟读这一文章,对寓言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的性格特点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并据此对小动物的性格以及小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系列的创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编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剧本的创作中去。有一位学生这样分析道:“狐狸在看见老虎的时候,心里应该也是很害怕的,但是他作为动物界最聪明的动物,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所以,他心生一计,假借老虎的威名,吓走其他小动物的时候,也让老虎产生了畏惧心理。”据此,他编写了一组剧本。其他的学生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因此会编写出不同的剧本来,那么教师此时则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剧本都呈现出来。再由学生投票,选出最佳的剧本并据此排演教育戏剧。这样便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带领学生排演戏剧
        在编写完剧本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排演戏剧。在排演戏剧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认知,这样便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在排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剧本有一定的理解,且他们也要了解其他戏剧角色在该剧本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便逐渐学会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这样也促进了他们的综合发展。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在此过程中进行正确的表达,这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则需要依据剧本情感释放自己的感情,这样也能提升他们的表现能力。由此可见,在排演戏剧的过程中,学生又在重新体验所学内容,这样便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这也会成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并促使他们在排演戏剧中体验各种人物以及不同的生活经历,提升他们的生活体验,进而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既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使语文教学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运用教育戏剧,使其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泓蓉.课本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效[J].教育革新,2020,(07):36.
[2]陆素英.小学语文“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岑玮.教育戏剧的教育意义与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17):7-8+20.
[4]龚艳.如何让课本剧表演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一抹亮色[J].名师在线,2019,(17):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