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雪 孙新田 山东省阳谷县李台中学 山东 聊城 252314
【摘要】文言文作为中国文学发展中留下的文化瑰宝,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传承意义。在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文言文内容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内涵,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93-01
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内容都是选择脍炙人口的名篇,在内容设计上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当前教学流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提升学生文言文课程学习的质量。
一、进行设计导学环节,提高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兴趣
在文言文课程内容的教学实践中,教学介绍环节是影响文言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简洁有趣的导学环节设计,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困难的恐惧心理,逐步改变教学中高消耗、低效的局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古文有浓厚兴趣,并愿意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导学环节引导作用,在教学形式“新”与“活”方面做好创新工作。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就可以先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名句引出作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情节,简要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陶渊明身上的经历,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在故事导入的过程中为课程教学互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同时为学生理解陶渊明那种不慕权贵的精神以及对恬静淡雅生活的向往奠定思想基础。
二、夯实字词基础,教授学习技巧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字词部分的学习是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和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要读懂一篇文言文内容,首先就要解决字词的问题。在实际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扫清字词的读音以及通假字的含义,尤其是通假字的读音及含义,这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一步。根据教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探究学习,将文本内容中常见的诗词以及虚词的含义进行理解性记忆,学会运用所学词义解释词汇在新语篇中的意义,逐步提高词汇知识的迁徙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在语句中理解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记忆,做到词不离句。其次,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方式,在理解了文章内容以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会随之下降,更容易促进有效学习活动的开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文言文翻译小技巧有“留、删、补、换、变”等几种方式。在指导学生尝试进行翻译内容时应当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基本原则。先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将文中句段进行逐句的翻译,通过查阅工具书以及注释的形式,解决难理解的词汇内容,然后在白话翻译的基础上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翻译内容进行重新整理排序。例如,在翻译“能谤讥于市朝”一句时,就可以对照句子翻译为“能够议论我在集市上”,然后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为“能够在集市上议论我”。针对文中个别难以理解的句子则可以通过意译的方式,大致揣摩出含义即可。
三、注重诵读练习,培养文言文语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首先,从一开始就要学会默读。在默读过程中,结合工具书和课本笔记,疏通课文大意,整体感知文章所表达的大意,并标出默读过程中的难点,让教师在讲解时答疑解惑。然后在默读的基础上,结合对文本信息内容的理解,做好初步的句子切分,为阅读做好准确流畅的准备。第二,学会大声朗读。朗读的过程是对默读学习质量的检验。根据文章的主旨,要合理运用语调和语调进行朗读,以加深文本中心内容的准确性。最后是在背诵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传达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加深学生对文言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实现文言阅读学习的升华。
四、注重知识的积累,提升应用迁徙能力
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需要学生在不断地积累、应用和迁徙过程中逐步提升和发展的。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内容的设计和现代文学的结合编排也变得更加的合理和科学,这些学习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的需要背诵记忆,有的则需要熟读学习。针对需要背诵的学习内容,学生要按照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背诵学习工作,不断地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和技巧。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后小结的环节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中知识点的分类整理归纳工作,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等内容进行整理积累,联系以往学习知识学会前后知识内容融会贯通,在日常积累和应用中逐步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设计专题赏析,升华阅读能力
教师要善于在阅读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技能。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可以设计主题鉴赏学习活动。通过整合一些课堂文章,可以促进彼此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借景抒情专题下的阅读赏析学习活动中,就可以将课本中《三峡》课文与《与朱元思书》放在一起赏析学习,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都透漏着自己的情感在内,教师可以在学生赏析阅读时从阅读对象的中心思想、表达方法等多维度综合分析,赏析学习的过程既要参考前人的评价,同时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通过这样多层次、多维度的赏析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塑造良好的文化涵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师要善于从传统教学方法中总结经验,并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学情和学习需要,从学生学习兴奋点出发,多元化设计教学策略,将文言文阅读教学融合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去,在循序渐进的练习和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令随红.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才智,2020,(12):38.
[2]朱倩.浅析几种与课标相悖的文言文教学方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5):28-30.
[3]陈美娥.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J].华夏教师,2016,(0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