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效率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孟杰
[导读] 伴随着我国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期间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方法,以便于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开展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立为教学的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就探究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效率策略,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孟杰   陕西省长武县芋元柳泉完全小学  陕西  长武  7136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期间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方法,以便于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开展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立为教学的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就探究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效率策略,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86-01

        阅读是构成语文学科的关键因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年级阶段下的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对于事物的认知水平会相对更好一些,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学生的主观动能有所发挥,促使教学效率稳步提升。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学习时最好的教师,也是学习的驱动力所在,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特点得以彰显,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充满兴趣,便会集中注意力,提升个人的学习效率。幼儿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大多数的学生也都热衷于电子产品,并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游戏、听歌等方面,这就导致喜欢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若想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就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阅读,有利于学生能够提升个人的阅读水平。朗读是阅读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并带领学生走入阅读情境中,适当的与作者拉近距离,从而有效的感悟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真实的进入教学情境,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引领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感受作者语言的表达效果,能够分析出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想中,感受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特点,从而体会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与上天的不公,并且在文章最后三段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文章内容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能够彰显出一个作家独具一格的创造能力,其中包括课文的词语、段落、写作手法以及思想感情等。这些均是作者创作能力的体现。为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自由的学习空间,并给予充足的学习时间,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量的阅读课文经验,为实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若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一改往日的教学方式,允许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回避或者打击,应耐心的进行解答。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教学案例,有的学生阅读课文以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结尾,小女孩明明是冻死的,为什么嘴角还带有一丝微笑?”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一味回避,这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接下来的阅读十分不利。要求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小女孩的五次幻想是否与文章结尾有关?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找到最终的答案。
        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冲击,教师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方式,常常会让学生感受到无聊。为此,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大量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以及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问答比赛的方式讲解课堂知识,或者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教学中,学生并没有亲眼见过索溪峪的景象,因此对于文章许多细节描写并不清楚。若是教师采取直观的方式讲述课文内容,描述索溪峪的景象,学生不能深入了解,致使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设施,展示有关索溪峪花草树木的照片,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着基本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并且让学生自主谈谈读后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加深学生对索溪峪的认知与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稍加的进行引导,学生便可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以便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结束语:总而言之,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知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开展语文阅读活动的同时,教师应将学生立为教学的核心,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构建自由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提升个人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
[1]陆长霞.阅在课堂读在内心---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2(8):57-58.
[2]楚虹阳.让阅读有趣一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6(9):8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