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庄乐芳
[导读] 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对于各个课程的教学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为此,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展开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教学同样也是如此,但由于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数学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教学活动的展开的意义,探究具体的教学策略。
庄乐芳  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   2554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对于各个课程的教学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为此,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展开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教学同样也是如此,但由于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数学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教学活动的展开的意义,探究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82-01
       
        教育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但是教育本身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变化趋势,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转变。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初中数学教学需要立足于核心素养视角,展开教学创新,明确全新的教学任务,加强教学实践和反思,促进核心素养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体系的贯彻和落实。
        1.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的意义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施行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束缚,改变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于现阶段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味着教师不能再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积极做出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然成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明确提出,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初中数学提出“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核心素养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转变学生不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将数学文化合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2.1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分析、讲解,更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思维能力,而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结合生活现实,设计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为例,为例帮助学生充分地掌握该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情景,并列举出所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将其与之前所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以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核心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2 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非常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逻辑性比较差,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关键,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意识来展开思维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实际操作,通过切割、拼凑等,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形象化分析。通过几何实践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比如,借助多媒体辅助线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运用不同辅助线变化形式来判断几何形状的变化。此外,教师在教学期间还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引导学生巩固旧知识。以立方体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平面矩形特征,进而通过矩形和立方体特征的对比,强化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2.3 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学科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具体是指学生将所学的数学概念、结构、方法等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学习其他知识。数学思想主要是通过数形的变化、分类等组合而成。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以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将不同的内容与数学思想进行整合,以让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将其内化,进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运用。以“全等三角形”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两个相似的图形,之后要求学生分析并说出其特征,当学生讨论、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再引入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最后展示出其他的图形让学生进行练习,判断其是否为全等三角形。最后,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以及核心数学思想。
        2.4 强化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上,课后练习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课后练习能够让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充分的锻炼,进而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如运算能力、分析能力等。同时,教师在讲解课后习题之后,还要帮助学生及时分析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各种解题技巧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解题思路,进而深化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3.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新时期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调动了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环节,需要结合核心素养来完善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雪梅.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41):73.
[2]李永林.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59-60.
[3]罗霞飞.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9):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