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学生数学焦虑的个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肖家向
[导读]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主要学科,也是学生、家长、教师都比较重视的学科。

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延林小学 肖家向   362216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主要学科,也是学生、家长、教师都比较重视的学科。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量的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甚至出现很大的差异。数学是连贯性很强的科目,前后知识衔接比较紧密,一旦出现困难,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甚至形成数学焦虑。如何提高数学焦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焦虑;个案
        引言:在学校教育中,数学是所有国家的重点,因为它在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具有科学价值、工具价值、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我国,由于“全民教育”的负面影响以及数学在按教育阶段原则考试中的作用,对数学的恐惧正在增加。教师的重点是学生的表现,而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负面情绪却被忽视.因此,本文研究大学生数学很重要。
        一、思想教育层面的“针对性辅导”
        因材施教与“针对性辅导”,从本质上而言是指教师从焦虑学生实际情况、个性特点、个别差异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具有一定区别的教学,促使每位学生都长善救失、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除针对焦虑学生特点采取有区别的教学外,教师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思想教育方式,使焦虑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思想教育辅导层面,教师应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从焦虑学生个体利益入手,最大限度地挖掘焦虑学生的潜力,促使其在最近发展区取得进步。同时,考虑到焦虑学生转化工作难度较大、见效较为缓慢且成效易反复,教师应践行合理期待方针,通过系统、反复的教育过程,促使焦虑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帮助焦虑学生平稳进步。考虑到部分焦虑学生因知识断层较为严重,对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甚至存在厌学心理,笔者根据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在上课开始前,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鼓励他们:老师小时候和很多同学一样,数学成绩较差,三年级考试数学仅考了38分,常常被批评。而和我同班的邻居家的孩子成绩特别优秀,总是获得表扬。于是,我暗下决心努力学习,要向这位同学看齐,渐渐地,我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从38分慢慢地冲到了98分。笔者通过这个故事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学习,只要努力,终会有进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小学生意志力、耐心不足且基础较薄弱,教师可以及时与其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为其持之以恒地学习数学做好铺垫。
        二、家庭支持对学生数学焦虑的缓解
        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难免会产生焦虑,尤其是在农村家庭成长的孩子。


他们的家长一部分在外地打工,一部分不识文化,这样一来家庭支持只停留在口说的层面上,对自己孩子数学的辅导活动是空缺的。学生的学习时间就只有在学校里的那一段,回到家里就脱离了数学(或其它科目)的学习,假如遇上周末或假期,情况就更糟糕了。当学生再次返校时,以往学习的东西忘记大半,又有了新的学习任务,焦虑由此而生。研究表明,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缺一不可。在学校里教师该做的应尽到责任,努力把学生教育好,回到家,家庭环境应该是温馨的,对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应耐心指导。家庭的支持可以让学生改变学习的态度,找到学习数学的信心,缓减学生的焦虑。
        三、善于寻找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和鼓励
        suholomlinsky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不仅知道和理解老师的好处,而且知道和理解集体的好处,他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他解释道。害怕的学生往往表现不好,因为他们看不到他们对同学的期望。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俗话说:“一句赞扬,胜过十句责骂。”对于那些经常受指责的孩子,一句赞扬无异于久旱逢甘露。因此,对焦虑学生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在课堂上大加赞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重新找回自信,能在同学面前挺起胸走路。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者在批注看到“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你的思路很独特”“你的方法特别简洁”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他们会更加期待下一次作业。在评价时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纵向比较,只要他付出一点点努力,就能获得教师的赞赏,即使水平依然不是那么靠前,仍然加以肯定。同时通过发表扬短信,让家长一起分享孩子的成功带来的喜悦,这样家长配合教师的工作会更加积极。
        结束语
        总之,小学是人生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不及时干预和照顾,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社会护理的声明称:“将心理社会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因此,对小学数学焦虑的探索和研究是科学心理学中心理社会渗透的理论增加,也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采取适当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健康成长,解决数学学习恐惧的根源。参考文献
[1]秦燕琼.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考试焦虑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陈雪明,李珍,刘拓.自我教育期望、数学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数学成就的影响:数学工具性动机、数学焦虑的中介作用[C].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19:180-181.
[3]饶丽.小学高段学生的数学焦虑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A小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8(20):7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