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李萍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李萍
[导读] 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本身的年龄问题,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利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任务,因此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马宁镇中心小学  李萍 526454

摘要: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本身的年龄问题,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利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任务,因此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作用。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有效构建,可以有效改变过去僵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设置各种激励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导学生遵守班级规章,对各种知识进行有效学习,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促进小学班级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激励策略;有效实施;
        引言:小学阶段毋庸置疑是整个教育的关键期所在,提升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学模式,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对学生实施一个激励的制度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趣味性都有很大的必要。但在实际应用中仍会有好多问题的出现,比如奖罚过于形式化,过度的看重激励而忽视教学,学生的一些偏见等。这就在德育教育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
        (一)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一句称赞,就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而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就很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对激励机制的构建,在班级管理中合理实施对学生的激励,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行提高,引导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合理有效的去开展学生之间的一个竞争
        在小学课堂之中设置激励措施,学生之间就会有一种竞争性的存在,每位学生心中都会有对于荣誉感的那种获得感,都希望借由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引起教师的一种关注,在学生中有一个自己合理的定位。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激励中分为奖品奖励和精神鼓励两种形式,通过这种鼓励机制让学生在课堂之上树立自豪感,进而更好的去开展教学管理。同时,激励措施的实施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德育基础上有更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三)通过目标激励促进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在教育教学中,目标是预期结果,也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因此在教学中树立具体而准确的目标对学生而言能够起到积极激励作用,所以进行目标激励法的适当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小学生个性特点,设置有效激励目标
        在小学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总会出现各种差异,因此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班级激励机制,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设置有效激励目标。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教师需要综合性地关注学生,从德智体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认识到学生的进步和提高,从而建立有效的激励目标,合理实施对学生的激励手段,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确保激励制度的公平公正
        在学生的管理教育中不管怎么去实行激励措施,都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课堂环境。教师要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起来一个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去安排教学,从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发现激励措施的问题所在,及时的去对德育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和举措.班主任要在课堂之上充分的了解学生,在每个人的学生之上找到优势所在,对学生不能存有偏见,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保证教育教学的公平公正性。教师在课堂之上对于学生的表达要善于去总结概括,把学生的综合素养德育教育作为学期学生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学校对这一方面也可以适时的做出一些调整,可以安排教师之间进行自评,互评的方式去监督教学,学校对教师的德育思想状态及时做到了解。学校也能设置一些专门监督的小组去观察教师的一些德育思想变化,对教师的德育量化做好考核,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去将材料分析总结,将分析结果进行公示,确保结果的公平公正。
        (三)利用情感进行激励,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很多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重视对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构建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从学生情感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因此教师需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积极进行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想法,尊重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优秀表现,比如团结同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等。在面对学生的进步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称赞,在语言和物质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支持,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的探索之路任然充满了许多的问题和阻碍,这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合作不断的去完善多种多样的教学激励措施。班主任要将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之间形成一些结合,完美的结合起来去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激励措施,不断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提升.
参考文献
[1]杜秋霞.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78-179.
[2]冯梅英.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J].天津教育,2020(29):161-162.
[3]章芳.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激励措施应用探讨[J].华夏教师,2020(17):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