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次旺罗布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地提高,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旺盛。

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查孜乡文化站     次旺罗布 8585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地提高,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旺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群众文化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好,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层次才能提高。本文主要从现阶段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具体的解决方法,给出发展策略。
关键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问题;发展策略
        基层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指的是群众在满足物质生活基础的条件下,想要通过娱乐活动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文化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在新时期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当下,基层群众文化可以提升居民素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新手段、新方法。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当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观念落后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农业、工业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把国家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提高经济和提升农业供应量上,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我国作为曾经的农业大国,向经济强国逐渐迈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层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1].但是在现实情况中,一些文化建设管理者的观念仍然停留在旧时代,看不到当前社基层人民的文化需要,认为只要提升经济水平,保证工业农业生产效率就已然足够了,对于文化方面只是为了应对上级工作的检查,敷衍了事,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经济的提升固然能够让城市的发展更有“底气”,但是一味发展经济不顾文化的塑造只会让整个城市的内在愈加空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甚至滋生不良的精神信仰,败坏社会风气,从而影响社会和谐。
        (二)缺少资金投入,群众参与性不高
        因为一些基层文化管理者的观念落后,缺乏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资金方面不能提供足够的投入,导致现存的文化资源设施有限,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任何文化娱乐设施。资金作为建设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支撑项目长久发展的必要手段,没有资金,一切项目的实施和发展都无从谈起。此外,在一些文化设施建设上,没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做一个充分的调查,建立起来的文娱设施,人民群众不会用、不爱玩、没兴趣,文化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使用,利用率低,甚至一些地区的文化阅览室、文艺活动室无人看管,有些还上了锁。这些情况的发生,归根结底是文化资源投入不够,没有建立喜闻乐见的文娱方式,难以让群众参与其中,这类问题是作为文化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
        (三)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对于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来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基层工作者的选拔。文化服务人员作为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最终执行者,与基层群众有着最直接的接触,但是,在现阶段,文化工作者的数量少,专业技能不强,不能完成基层文化教育工作。


甚至、有些贫困地区,根本不存在文化服务,或者一人身兼数职,不仅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还不能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给出相应文化发展策略,让本就棘手的文化建设工作更加困难。
         二、践行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一)转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传统观念
对于文化建设者观念落后的问题,一些部门管理人员应该转变建设思路,提高基层文化建设的思想意识,不仅在经济上有进步,工、农业有提高,在文化上也应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做到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统筹兼顾。其次,也要建立健全文化发展制度,各部门加强领导,意识到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举办相应的文体活动,调动全社区、全村人民的兴趣,让群众能够参与其中。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文化设施
        群众基层文化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文化资源设备不足,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加大文化资源的投入,这种投入不仅仅是在资金方面,在制度的建立、文化的宣传方面也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在非农耕时期,基本无事可做,再加上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直播、短视频的兴起,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容易助长歪风习气,甚至诱发赌博[2]。因此,对于基层文化建设者,要让文化设备真正利用起来,就必须创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丰富活动的形式和种类,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三)提升基层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对于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上,很多人觉得这是极其简单的工作,实施起来并不复杂,因此,在基层文化建设服务人员的选拔上就放松了要求,不仅门槛上降低,对于服务工作者的品质要求也逐渐松懈[3]。基于此,应该提高基层服务人员的技能要求,让其具备专业的从业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常见的文娱活动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学会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给群众指导方法和意见;其次,要对服务人员的精神品质和道德素养有着严格要求,一个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文化服务者,不仅会让群众有不好的文化体验,甚至还会让群众对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产生曲解,这与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要对文化服务工作者组织定期培训和人才交流会,互换心得,才能更好地为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结束语:文化是一个人的无形财产,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新时期对于文化建设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文化管理者要提高重视,兼顾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加大投入资源,提升基层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繁体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俞萌萌. 浅析践行"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J]. 赤子, 2019, 000(010):52-52.
[2]李陆岱.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9, 000(009):190-190.
[3]唐亚林, 刘伟. 党建引领:新时代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政治逻辑,实现机制与新型空间[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 000(006):21-27.
作者简介:次旺罗布,1992--,男,藏族,籍贯:日喀则市昂仁县,职务职称:初级,学历:本科,单位:西藏昂仁县查孜乡文化站,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西藏日喀则市 8585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