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辜家伟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辜家伟
[导读] 作为高中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如创造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高兴镇兴国四中 辜家伟 342418

摘要:作为高中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如创造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出求知欲,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基于此,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思维能力
        引言:当今各国教育无一例外都将教学聚焦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热词,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猛然增长。在新课改驱动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问题蜂拥而至,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成为一大亮点,针对性研究也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教师在函数教学中,要逐步拓展学生对函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与把握,增强学生对指函数和幂函数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概念,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解函数基本性质的同时,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支配时间,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挖掘其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从多角度挖掘并探究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拓展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函数的理解,使学生树立一定的函数学习思维。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对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认真思考相关问题,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
        二、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趣味性的课程导入
        以往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就直接进入教学活动当中,趣味性不是很强。高中数学知识理论性较强,有的数学课较为乏味,难以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导致学生未能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度,必须采用有趣的课堂导入法,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如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即针对教学内容,设置出相应的教学游戏,通过游戏的开展,对相关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以《集合》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由1开始,分别赋予学生相应的号码,然后教师说“号码是3的倍数的同学请站出来”“号码是4的倍数的同学请站出来”。之后教师再说:“12、24、36号的同学请都站出来,该怎么对其进行分配呢?”通过这样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并对教师提的问题进行探讨,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在课堂当中处于主体性地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并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能依靠自己的探索性思维解决问题,使思维更加活跃和完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深入地分析和探究问题,不断完善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学习思路,使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共同得到发展。教师也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主动提问的方式来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观念,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和探究数学问题。通过这种长期的思维引导,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质疑
        创新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还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质疑”是创新的手段.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学生学会了“质疑”的技巧和方法,那么他们的心理就会处于一种迫切的求知欲望,思维也会随之而活跃起来,进而就会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再用悬念法、故事法等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质疑。把不同于老师和课本的想法和见解提出来。不论学生提出的异议如何,教师都应耐心地给予解释和答复,鼓励学生这种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营造出了一种平和舒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讨、大胆质疑。中学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属于高中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豪.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9(12):67.
[2]张国芬.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159.
[3]陈康.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2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