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人格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及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刘枫
[导读]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国企虽掌握优越的政策资源,但仍然死气沉沉,缺乏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意识,忽视人力资源管理者人格素养提升。

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枫

摘  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国企虽掌握优越的政策资源,但仍然死气沉沉,缺乏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意识,忽视人力资源管理者人格素养提升。本文旨在提出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应具备的人格素养,并提出提升方法。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人格素养;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人格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一)部分国有企业整体经营现状
        为适应全球经济化趋势,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对国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淘汰了一批弱势企业,保留了一批较有优势的大型企业。然而,部分国企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老思路老习惯仍有遗留。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虽掌握优越的政策资源,但仍然死气沉沉,对企业未来发展缺乏整体战略规划,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无法获得优势地位。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工具和经营方式,出现年轻人才留不住,中老年人才顶不上的尴尬局面,国企的整体战略制定以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制定迫在眉睫,人力资源管理者整体人格素养提升问题日益突出。
        (二)国有企业员工构成现状
        自90年代下岗潮以来,国企纷纷进入新老员工更替期。各个年代的职工进入同一个大熔炉,难免出现思想观念与做事方法上的代际差异。
        部分员工,尤其一些“编制内”的老员工,受过去时代背景的影响,要么保留着些许“官僚主义”做派,要么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一些编制内的老员工因为没有压力,没有危机感,工作上缺乏责任心,出现了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现象,而管理层对他们却毫无办法。同时,由于服务意识严重不足,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出现了办事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下、程序死板的问题,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往往感到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法大展身手,办起事来束手束脚,无法适应,造成人员流失。
        在上述背景下,国企急需制定全新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以配合企业的发展布局。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审时度势,根据自身企业情况“量体裁衣”,这无疑对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二、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及其应具备的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我国并不是一个传统概念,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企业并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大多数的企业也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常用后勤行政人员作为人事管理者处理人力资源事务。如今,随着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整个企业长期性、全局性的影响,成立了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帮助和配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人力资源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1)企业整体战略的执行者
         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起着领导作用。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战略决定着招募和聘任什么样的员工.而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来自企业整体战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有自己明确的定位以及对自身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根据不同阶段的企业战略制定自己的人力资源规划,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牢牢把握自身企业的情况、行业情况及国家政策,如此才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定地开发和利用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以及成功招募到所需的新员工,以实现企业目标,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2)变革的推动者
        市场经济环境下行业情况瞬息万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要制定各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要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困境,快速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如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普及与深入,部分老员工无法适应,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要积极推动,带头学习,耐心引导,帮助部分员工顺应趋势;同时,对于年轻一代带来的新想法新观念,可以耐心倾听,即使不符合企业情况或观念稚嫩也不可恶意打压,以免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3)文化建设者
        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中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方面如良好的办公设备、整洁的办公环境和优越的薪资福利等等;精神环境则包括企业文化,团队氛围的建设等。满足了一般的物质环境要求后,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尤为重要,在和谐的气氛中工作越来越成为年轻人择业的重要选项。如果员工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不满情绪无法有效表达,容易造成整个团队关系紧张,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敏锐观察员工情绪,对其合理要求予以回应,同时协调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
        (4)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整合者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是为企业发现可用人才,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赢得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者拥有对人才调岗任职的硬权力。因此,国企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有卓越超前的眼光,善于发现人才、挖掘人才,以优化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本。



        (二)优秀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人格素养
        (1)好学勤勉的习惯
        1.牢牢把握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所在行业风向,全面掌握企业情况
        身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应该固步自封,而应该保持时刻学习的态度。市场竞争激烈条件下,任何企业都需要随时保持对市场、政策的敏感度,大中型国企尤其如此。作为优秀的人力管理者,应该时刻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自己所在行业风向及市场动态,全面掌握所在企业的情况及内部经营战略调整,在人才布局、人才任命上要保持不断学习,审时度势的态度,切不可一劳永逸,故步自封。
        2.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除对行业市场和企业本身信息动态时时把握,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无论哪一领域,新的理论新的思想都在不断发展创新。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应时时深化和更新,不可夜郎自大,闭目塞听,以此得以规避或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难关。
        (2)“以人为本”的观念
        1.整体长远的大局观
        大中型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有整体长远的的大局观,不能在小事小节上斤斤计较。一方面,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企业战略的呼应人和实施协助者,要有大局意识,从战略上考虑人才的启用,眼光不要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工作细节或员工一些无关痛痒的缺点上,要抓大放小,对于某些员工要敢于启用,敢于放权,充分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另一方面,在制定具体政策的时候,要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避免损害员工应得利益。既要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又要站到员工角度为他们着想,以此赢得“民心”,得到员工的信赖,帮助新老员工建立集体归属感,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2.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
        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对症开出药方。如即将退休的员工与新进的员工关注的重点不同,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研究,在能力范围内满足,切不可一刀切,无视不同群体的需求。
        (3)平和稳重的心态
        人力资源部门管理着整个国企的人力资源规划、档案信息保存、人员招聘和人事调动等,可谓人多事杂,这要求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保持平和稳重的心态,在面对庞杂工作的时候不能情绪化,要理清思路,有序解决问题。除了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外,在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员工时也要照顾他们的情绪和性格,沟通时注意语调与语速,避免引起对方不适和反感,以此以德服人,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人格素养的方法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
        目前,大多数的国营企业培训仅仅在于提高对应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而忽略了组织者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的培训,正是由于这个误区,造成了很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定位不当,招聘人员不适用等情况,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的培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中,一个员工是否录用,不单单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应部门岗位上级管理者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此,无论是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者还是对应岗位的上级管理者,若其为新晋升者,则可以对其进行培训,以提高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既帮助其更好的适应新工作,又能更有效地进行人才布局;同时,在日常技能培训的时候,可同时进行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长期系统培训,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以加强对自身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生动的培训内容、个案范例能更好地满足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现实需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良好的方法和途径。
        (2)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评、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总体统筹着整个国企员工的绩效考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上级领导、同级部门可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考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可对自己的工作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总结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其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树立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业责任感。通过考评、总结等方式也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危机感,以督促其保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专业技能和提升人格素养,为下一阶段的工作争取更大的进步空间,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健全发展。
        (3)提高全体员工人格素质,潜移默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巨大,国企一般人多,机构多事务也多,良好的企业文化能给员工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人人都不要求进步,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工作,那么这样的企业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几率也是渺茫的,而如果大家都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在工作中稳扎稳打,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与素养,那么这样的企业就会注定生机勃勃,充满朝气。所以单单靠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人格素养往往不够,只有整个企业全体动员,养成良好的风气,才能真正让企业焕发生机,形成向上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河清.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3-44.
[2]黄红发.人力资源管理笔记[M].北京:中国工信出版集团,2018:108-122
[3]冯伟.新形势下现代企业人力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8(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