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的智慧治班之路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高艳
[导读]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所实施的管理策略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直接影响。

湖北省恩施市实验小学   高艳   445000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所实施的管理策略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直接影响。小学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更高,就应该特别关注小学生的特性,明确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小学班主任的智慧治班之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智慧治班
        引言: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理念,并且充分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具备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够起到更好的管理效果,也能够为学生的积极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当班主任在有效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还可以基于各种班级活动的展开,发展与锻炼学生的智能。可以透过各种趣味化活动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发展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不仅可以给日常班级管理注入一些新的色彩,这也是让班级管理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锻炼的模式。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班级管理模式阻碍当代管理理念的实施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作为小学生的“大家长”,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都应当细心、耐心,时刻总结班级管理存在的漏洞及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但是,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却并非如此,大部分班主任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对创新管理方式和理念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研究,忽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能掌握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另外,目前大环境下,班级管理缺少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沟通平台,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家庭管理脱节,很多事情出现滞后,班主任和学校忽视了班级管理工作中时代在进步,理念需更新的重要前提。
        (二)学生、家长依赖心理过强
        由于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一直是“包办式”,就导致学生和家长过度依赖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缺少让学生自我约束、管理意识。小学生在成长关键阶段,由于缺少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意识,家长、教师忽视学生心理需求,导致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学生会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负,另一种则会畏首畏尾,缺少安全感极度不自信。这种心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是十分不利的。家长对班主任管理的过度依赖,既会给班主任增加过重的负担,又会让家长一味地依赖,认为班主任就是全能的人,任何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造成沟通中的不愉快。
        二、小学班主任的智慧治班之路
        (一)形成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
        有效的班级管理需要建立在清晰明确的管理目标之上,这样才能够让班级管理的方向性更强,班级环境和氛围的有效建设也会取得良好效果。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根据具体的班级环境和条件,合理形成班级管理目标。与此同时,班主任也应当意识到,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班级管理的重心和侧重点会有所变化,随之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上也应当相应发生调整。


比如,低年级学生普遍来说自我管理能力弱,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遵守课堂纪律,听讲不认真或者随便说话的问题都非常严重。这个阶段班主任就要将班级氛围的打造,以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主导。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的自主意识慢慢变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提升。这个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学生自我意识的激发,体现出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性。
        (二)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还需要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笔者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会在教室内的文化宣传栏内布置一些有关展现美好德育的故事,也会在教室内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展现美好品德的语句,使学生能够融入进良好的德育氛围中,让学生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文化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特点,班级文化则是能够体现一个班级特点的象征。打造特色班级文化,能够让班级学生增强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班级文化是由班级制度、学风、班风等体现的。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起到行为示范作用,激励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班级做贡献。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提供展示学生特长的班级文化角,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书法、绘画等作品张贴到展示角中,文艺特长的学生则可以把自己舞蹈、弹琴等照片张贴在文化角中,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
        (四)加强班纪、班风的有效建设
        有效的班级管理需要建立在明确的班纪班风之上,对此,班主任要充分引起重视,并且合理展开班纪班风的建设。一方面,班主任可以综合参考相应的管理条例,基于小学时期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方向,形成大的班纪班风的框架。另一方面,班主任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将相应的管理纪律和条款和学生一同商讨,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确立管理方式的合理性。当学生充分融入到这样的过程中,大家不仅会有意识的约束与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这也会让学生就相应的纪律和条款有更深的印象。最后,在班级管理纪律和条例形成后,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并且要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这样才会起到更好的综合管理成效,打造良好的整体班级环境与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班级管理策略,将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得学生积极学习知识,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管理策略的革新,使得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班级管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谈翠花.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7-49.
[2]王海兰.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05-107.
[3]赵永梅,张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问答与导学,2019(3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