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蒋启文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蒋启文
[导读]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尚未得到全面发展,做好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教师光荣而又艰巨的一项重任。

海南省琼海市会山镇中心学校 蒋启文 571444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尚未得到全面发展,做好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教师光荣而又艰巨的一项重任。其中,小学数学涉及各类数的认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不同图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单位换算等一系列内容,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拓展数学思维、灵活运用相关技能、促进智力发展变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当前形势下,不可否认的是小学数学课堂依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学习数学相关的知识点时会有些枯燥乏味,但是通过必要的科学化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能够有效的激活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参与性,最大化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未来数学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鉴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定要精心设计,确保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最大化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升教学课堂的时效性。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准备与课后引导
        对于高效课堂来说,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课前准备环节,老师应当安排学生共同参与进来,首先应当安排学生进行内容预习。例如,在进行三年级课程中时间的教学时,可以在进行正式教学的前一天,安排学生依照家里的日历对时间进行熟悉,并与课文内容对照,起到一个预习的效果。这样在教学课程中,可以让学生把已经熟悉的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加深,也有可以减少学生学习负担,有利于新知识的传授。众所周知,班级内学生数量比较大,因此同一个班级内的不同学生实际上可能存在不同的学习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制订计划计划,由于小学生普遍存在思维跳跃、专注力不足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兴趣进行备课,以便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避免注意力分散、课堂混乱等情况的发生。另外,教师教学应当有针对性,不能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要考虑班级内学生的总体情况,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要在各个学生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执行,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简单,应当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喜悦,也能够避免学生产生过分自满的心理,对学习放松警惕。开展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还有对课本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教师应当在课堂学习内容结束后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课后引导,既可以保障学生能够更通透地理解课本内容,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增长见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以此促使小学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究,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小学数学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足以促使其自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小学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以此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会,这样才能更快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并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可以为小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情境:某蛋糕店推出一款新出的蛋糕,为了促使更多的顾客可以品尝到这一新出的蛋糕,蛋糕店老板决定将蛋糕分成小块售卖。老板将新出的大蛋糕平均分成了8等份,第一个进店的顾客买了其中1份,第二个顾客买了其中2份,那么这两个顾客一共买了蛋糕的多少,还剩下多少呢?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促使其懂得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理解掌握
        毋庸置疑,教师需担负的社会责任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定要设计好课堂练习,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力量。通常情况,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需具备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需要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活页练习单,引导学生定时保质地完成,最后将活页练习单装订成册,专用于临考复习。第二,黑板练习主要包括讲前测、例题讲解、同类题型练习这三大环节,教师可采用抽问的形式进行随堂考查。第三,课堂练习不应局限于书面,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动作示范等多元化的练习方式,练习方式越多元化,学生的疲惫感才会越少。第四,练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独自完成练习。
        结束语
        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能提升小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教师要在强化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按照猜想、探究、论证、反思的逻辑,充分利用学生平时接触的生活素材,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交流、学生间讨论等不同教学形式,展开合作式、对话式学习,注重教学课堂中的练习与探究性问题,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鹏举.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121.
[2]石雪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67.
[3]黄金存.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