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姚宝雷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交际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五小学   姚宝雷 232000

        随着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交际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新课标中的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阶段目标中强调:“让学生有表达的自信,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低年级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与个性特点,他们活泼好动, 喜欢模仿,表现欲强,但又意志力差,思维简单直白,交流能力有限,有时难以组成完整的话,无法将自己的想法正确地表达出来。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能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还能提高语文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口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总结,有了一些想法和收获。
        一、学讲普通话,养成好习惯。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提出了明确要求:“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平时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声母、韵母、平翘舌的发音,让学生多练习;课堂上可以让孩子们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地朗读课文,进行发声训练;开展绕口令练习,既能让孩子的嘴巴动起来,又能活跃气氛;鼓励孩子们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注意学习播音员的发音、语言表达、仪态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孩子们逐渐爱说普通话,越来越乐于表达。
        二、加强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大量的阅读,,获取丰富的信息,学到更多鲜活的语言,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在学校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读书角等,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书籍,让孩子沉浸在书香的熏陶之中;积极开展读书笔记活动,引导孩子在读书之后写下自己的感受、想法,让孩子在读书活动中爱上读书,爱上表达,爱上感悟,爱上思考;引导学生开展课本剧、童话剧汇演,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进入角色,不仅要揣摩故事情节,还要琢磨人物特点,这样才能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三、创设情境,强化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一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所以教师巧妙创设交际情景,激发孩子们交际的愿望和热情,乐于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敢于表达。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教师应在语文口语交际课上落实口语交际训练,让孩子们在真实有效的课堂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孩子们都有平等交际的机会,从而培养合作精神;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既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又有利于他们去真实的表达;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从而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开展课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文字变成自己的语言,可以即兴发挥,充分想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日常生活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在不经意中得到训练。
        四、重视评价,增强表达兴趣。
        评价,是口语交际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口语交际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多表扬,多激励;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互动互助,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养成了尊重他人﹑互助合作的好习惯。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时,要具体、明确,让学生明白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既能激励学生表达的热情,又能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促进低年级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五、注重口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听、读、写”,轻“说”的倾向,在教学中,学生“说”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但“说”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有具体的要求,因此如果准确地把握教材特点,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能使口语交际专项训练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能说得完整、说得明白、说得有条理,这是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的基础,这也是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基础阶段,因此更需要重视。在这个基础阶段,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学会说,学会交流,而且通过说和交流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加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总论
        进入小学是系统的学习语言的开始,而说话无系统性、层次性、语句不完整、常出现病句,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说话的内容丰富生动,是低年级小学生说话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才会如雨后春笋,富有生命的精彩与活力。
        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平台与机会,积极的地引导与指导学生,逐步养成学生敢说、会说、想说的口语表达习惯,那么就会逐渐提升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