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尤朝华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尤朝华
[导读] 口语交际是一种外在的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外化,它要求个体能够综合自身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进行创造与输出,进而准确传递出信息与情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章冠镇双河小学 尤朝华  615100

摘要:口语交际是一种外在的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外化,它要求个体能够综合自身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进行创造与输出,进而准确传递出信息与情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要求,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成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而教师也应加强课程研究,不断优化口语交际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研究
        引言: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其对于学生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都有很重要的培养促进作用.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是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相应的在实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能将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关注起来,并能结合有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项应用性的技能,为了实现其有效的培养提升,教师就要能结合实际给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机会,进而在其过程中,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发展。
        一、培养学生爱“说”的兴趣
        例如,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拟一个课堂主题。如《夸夸我的同桌》,让学生对自己的同桌进行夸赞,为学生说话、讲故事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如有一位学生就大胆地说:我的同桌是一位非常好的女生,每次都帮我倒掉我座位里面的垃圾;她也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总是会提醒我将作业的时间更作业的内容是什么,因为我上课常常睡觉,老是不听课。我同桌就帮了我一个很大的忙。此时,教室一片笑声.学生在非常轻松地环境下面讲出自己同桌的优点,学生的兴趣就很高更愿意投入到交际当中来,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要与同学进行互夸,帮助同学找回自信,激发起交际的热情。而在此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交际活动当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借助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让学生“乐”于说的有效路径。因此,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训练。在学习完《慈母情深》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出生活中母亲辛勤劳作的情境,如让学生观看母亲在厨房为自己做喜欢吃的饭菜时的背影、弯腰为自己洗弄脏衣服时的情境等。之后,教师要加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共同说说在生活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母爱”。由于引入的生活情景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所以极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也由此避免了无话可说、无话想说的情况。
        二、让学生“善”于说
        小学生年龄较小,且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其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还要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依据,进行具有层次性的训练。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这篇文章时,学生对角色扮演较为喜爱,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接着从班内挑选相应数量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时积极性高涨,而且自信心也会随之提升。这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


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较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有了显著增长,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主观意识,无论是心理感受还是内心想法都呈现出了个性化的特点。鉴于此,在实施口语交际训练时,除了要求学生勇于表达自身观点外,还要引导学生注重表述的条理性,以此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时,在学生对精卫填海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扩充一个小的故事,并将其表演出来。与低年级相比,此种讲述方式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要求更高,情感处理方面的要求也更加细致。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其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前广泛阅读,从而在阅读过程中逐渐辩证地思考,以确保口语表达的个性化。
        三、开展讲故事活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发展
        在小学阶段中,教师可以采用“以读促说”的方式来达成对学生的有效调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读物,让学生尝试着进行独立阅读。而学生都是渴望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他人进行分享,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开展相应的活动。为了达到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讲故事相关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尝试着将自己所知道的小文章或者小图画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奖品,给予在讲故事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作为奖励。
        四、拓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校内口语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外活动与学校实际、语文教学、语文兴趣小组相结合,采用讲故事、演讲比赛、即兴表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语言材料以及自主表达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彼此交流中提升口语能力。另外,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绝好的口语交际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工厂、街道、农村等社会环境中展开实践活动,通过春游、军训、远足旅行、节日主题活动等方式更加深入地接触社会,熟悉社会生活,在实践中积累语言表达经验。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学教学当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在学生学习当中的重要性,并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而这就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在寻找创新的教学方法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特性出发,寻找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够得到有效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N].黔西南日报,2020-08-06(007).
[2]陆晓蓓.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20(18):23.
[3]陈小茸.如何加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J].文学教育(下),2019(12):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