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市场中投行的结构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彭豪杰1 王菲儿1 王佳佳2
[导读] 本文将从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史开始研究。

1西华大学经济学院  2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彭豪杰1 王菲儿1 王佳佳2    610039

摘要:本文将从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史开始研究。以金融行业下的具体分支-投行为研究目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方面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进行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挖掘产业组织理论对于分析企业或机构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给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投行;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
        一、产业组织理论
        1.1.产业组织理论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规模的企业为市场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一个企业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如何定位在整个行业领域中的地位,并通过分析竞争对手和自身存在的优势,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的规划和实践,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下显得尤为重要,而产业组织结构则为企业的分析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框架[1]。
        1.2.产业组织理论核心问题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比较现有市场状况间企业之中的差距,进而分析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而不同的企业之间主要存在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应当了解到一个最重要的理论,“马歇尔冲突”,这个理论表达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产生同行间的竞争,而持续的竞争最会带来垄断,进而阻碍竞争,使得经济市场冷却甚至停滞不前。这个理论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而最终形成于贝恩的系统研究,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和产业组织政策四方面内容。
        二、投资银行发展及其原因
        投行的发展,离不开一开始银行对市场结构的判断。在20世纪初,是银行业务混合经营的金融寡头黄金时代,所有银行都面临着二选一的难题,究竟是做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不碰证券业[2],还是做证券投资业务,不再进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银行业务.大的银行集团纷纷开始做出决定,像摩根财团就将自己的业务一分为二[3],他充分了解了金融市场之后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个决定也为其之后奠定在投行中的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投资银行区别于普通的银行机构的是,像保险和抵押等业务都不属于投行的范畴,投行主要提供的金融服务有大众熟知的发行承销,基金管理,证券私募发行等。狭义的理解即为投行以资本市场业务为基础,是为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中介服务的专业金融机构。
        三、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优化分析
        1.1.国内投行行业结构
        在中国的市场上,当人们进行开户买卖股票等金融交易时,就需要一个券商开户,而这些券商的本质就是投资银行。


这种面对广大散户的开户业务,叫做零售经济,而这种业务在全球的投行里,占比不到10%。中国的投行,零售经济的业务在整个投行收入里占50%,前几年这个数字达到了70%-80%.并且投行为了依赖这种业务给自身带来利润的增长[4],还会推出优惠手段来吸引更多的散户。这是由于我们国家券商业同质化激烈竞争的业态所造成的现象。
        1.2.国外投行行业结构
        国外著名的投行,如发行承销界的代表-摩根斯坦利,兼并收购的翘楚-高盛,零售经济的霸主-美林,他们在全球投行上的地位有着不可撼动的影响力,可以说在投行市场上产生了专业领域的垄断型。他们出售的投行业务,符合寡头市场中的两种行为特征:寡头之间的竞争集中于产品竞争;企业之间依存度高,容易采取协调行动。
寡头垄断市场存在着超额利润,并且最后的市场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价格,更多的是人脉,信息等资源,从而有利于推动产业的进步,也正由于这样的特性,为美国的投行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
        1.3.影响市场结构因素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可以了解到,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与退出壁垒这三种。而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投行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各种企业实现投资和融资的目的,从这点上说,投行的市场分量非常高,并且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创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从这点上说,投行可以发展的业务更是不胜枚举,例如对企业的投融资,风投创投等等。
        四、投行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国内的投行还远远达不到国外那样的普及程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够高。并且在投行的发展过程中,中国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投行的主要业务也从融资变成了投资。对于发现潜力股企业,并帮助他们实现资金筹集的目的,为整个市场注入活力,是未来投行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个人感悟
        随着金融业务的综合化,传统的商业银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丰富的金融业务需求。而投资银行的出现不仅提高了银行在金融领域的机构地位,并且也是国家调整优化盈利结构的重要手段。投资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对于自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加上宽松的监管机制,相信投行一定能创新出更多具有差异化的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沈思竹.产业组织理论综述[J].商,2015(12):278.
[2]张磊.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研究综述:理论、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山东大学,2013.
[3]崔健,孙碧涵.次贷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9(06):105-111.
[4]周永胜.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探析[J].现代金融,2009(03):13-14.
作者简介:
彭豪杰(1999-),男,汉,四川省绵阳市,本科,研究方向:投资学
王菲儿(1999-),女,汉,四川省成都市,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王佳佳(2001-)  女  汉  四川省绵阳市,本科,研究方向:审计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