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海惹瓦则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海惹瓦则
[导读] 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学校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严重限制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的发展。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两河口镇中心小学校   海惹瓦则  616750

摘要: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学校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严重限制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的发展。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缺失的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也逐渐提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道德素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
        引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许多教师与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却忽略了培养学生人格品质的重要性。为了缓解这一现象,素质教育提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改革也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纳入课程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小学体育课程应发挥实践性和功能性较强的特性,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道德教育,以实践训练的形式将德育知识理论内化为主观行为意识,从而使学生逐渐成为兼具健康体魄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一、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扩展了体育教育的教育功能
        在过去体育教育的教育功能就只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项,甚至体育教育常常遭到忽视,不过也正是这种“忽视”带给了学生轻松的体育课印象,在体育课上可以暂时放下学业的压力,让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体力消耗得到释放。在这个同学们普遍接受度高的科目里进行德育教育能够降低学生的心理设防,让学生可以听得进去,心里接受度更高,让体育教育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是进行身心的全面教育,从而扩展了体育教育的教育功能。
        (二)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人格养成的启蒙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们就像一张白纸,而小学教师的教育影响着在这张白纸上的第一笔该画在哪里,影响着学生后面的发展。在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精神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有倡导团队合作重要的接力跑,还有“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竞技精神,都是在体育教学的无形之中进行着学生的德育教育,从小学启蒙阶段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打好学生的思想基础。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一)甄别体育教材,在理论教学中渗透德育
        虽然小学体育教学大多是室外课,但体育教材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体育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点,将相关知识与德育教育融合。比如,在讲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按时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心智,还可以列举我国优秀的运动员,通过对他们事迹的介绍,让学生学习到运动员艰苦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爱国情怀。在体育实践课上,教师也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比如,教师可通过篮球和排球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相互协作,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越野行走、长跑等体育项目,培养学生锲而不舍、不言放弃的品质。总之,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结合有助于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磨练他们的意志。
        (二)应用德育资源,实施德育教育
        以“篮球”为例,这是一项以集体为主的体育项目,在参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多样的篮球技能,提高篮球操练水平,还要集体作战,学会合作,发展合作能力。合作,正是篮球项目中的德育资源。为了实现该德育资源的有效应用,笔者在实施课堂训练的时候,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某一动作要领,引导学生们小组观看、合作讨论、总结动作要领。之后,则引导学生们在小组中,互相监督、互相指导,合作掌握动作要领。之后,笔者则立足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创设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们遵循比赛规则,对所掌握的动作要领进行应用,通过应用提升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如此教学,合作学习贯穿教学始终,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还可以使他们潜移默化地锻炼合作能力,尤其通过体验比赛活动,不断地增强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如此,为学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开展竞争与合作型体育游戏,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体育竞赛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体育道德的标志。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所在,是一种内涵极其丰富的精神意识。体育精神的养成是德育渗透的完美呈现。它包括团队运动中相互协作、相互依靠的团队精神,极限运动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理念,遇到困难时积极面对、克服困难、缓解紧张的拼搏精神,还包括比赛竞争中公平、公正、相互尊重的原则等。让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在体育竞赛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逐渐体会到体育精神的真正内涵,让他们受到体育精神的感染和熏陶,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例如,笔者开展“运球接力障碍赛”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竞争精神,这个游戏主要考查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应变能力。游戏规则为:在赛道上设置四道障碍,将学生分为八人一组,每道障碍需要两人合作完成,学生需要以两人相互传球的形式跑过赛道,随后合作完成障碍关卡,在进行障碍关卡时需遵循特定的规则,若违反规则便需要重新完成该关卡.这个游戏结合集体性与竞争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增强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形成遵守竞技规则的优秀品质。
        结束语
        体育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中结合德育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传授学生体育技能,提升其身体素质,还可以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接受榜样教育,可以在原则教学中磨炼自己的意志,能通过群体活动树立集体主义思想。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全人格,有利于其提升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顺达.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9(09):231.
[2]严冰.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8):132-133.
[3]李威威.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与价值探寻[J].新课程(小学),2019(08):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