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价值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马开南
[导读]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理念走进人们的视野。

甘肃临夏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马开南731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理念走进人们的视野。语文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美育、德育功能,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当对其育人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实现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教学目标。新形势下,一些教师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价值进行研究并总结了教学经验,包括读写结合教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及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文章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指导价值
        前言:受应试教育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直以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为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往往陷入“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如何教”等困境,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教育部门针对新形势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为语文教师的改革工作指出明确的方向,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价值,有目的、有方向、有意识地优化教学方案,让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获得全面发展,文章就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价值进行研究。
        一、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锻炼学生语言能力
        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的表现之一为“语言建构与运用”,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素养,教师可以根据语言的特点采取读写结合教学法,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持续输入与坚持输出的良性循环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在笔者看来,教师在阅读课上可以挑选一些有特色、文字优美或者有价值的句子,然后让学生仿写[1]。仿写是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学生仔细品读、鉴赏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其精髓,另一方面,通过仿写训练,学生能够内化这些语言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例如,在上《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将文中写的优美的句子挑选出来,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刚出浴的美人。”这段话运用了排比、比喻修辞手法,将原本平淡无奇的画面描绘得多姿多彩,富有画面感和灵动性,通过仿写,促使学生掌握这种语言表达技巧,这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如问题式情境、生活化情境、表演式情境等,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够显著增强教学趣味性,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能力。尤其是表演式情境,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揣摩人物心理、梳理故事情境,感悟其中的真善美,再用合适的语言、神态将其创造出来,这对提升学生语言核心素养有现实意义[2]。例如,在上《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文本内容用情景剧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揣摩各个角色的心理与形象特征,再用自己认为合适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来,惟妙惟肖地还原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感悟,同时也充分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其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因此得到培养与提升。



        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和讨论中形成发散思维、创造思维[3]。例如,在讲解《小狗包弟》一文时,教师可以围绕作者巴金送走“包弟”这一事件让学生讨论巴金的品质:“包弟作为一只无辜的小狗,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是却被作者送去了医院解剖。事后巴金却又为此后悔,感到耻辱,甚至不能原谅自己。从这些事例中,说一说你的感想,重点讨论巴金的品质。”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在当时那个动荡年代,人们自身性命安危都无法保证,所以抛弃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巴金先生为此自责,并且用文字将这段让他感到耻辱的历史展现出来,体现了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决心和勇气,这也是巴金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也有的学生认为,巴金通过文章向世人展现自己在特殊时期犯过的错误,说明他内心的愧疚,这不仅是他对自己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反思,他的这种错误具有普遍性、典型性、时代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反思进一步引起他人对历史的反思,这里也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文章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四、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文化品格
        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目标,尤其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第一,素材收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素材匮乏问题,而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丰盈的情感,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积累文化知识丰富作文素材。譬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广泛阅读古典诗词,并且对这些诗词进行分类,有建功报国类、思乡怀人类、忧国忧民类等。教师要鼓励学生背诵这些古典诗歌并在写作时适当引用。在文章中适当地插入一些诗词,能够给文章提亮增色,让读者眼前一亮,使文章更具有内涵。第二,写作立意。教师可以站在写作立意的角度,适时适地地渗透传统文化。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医护人员逆行奔赴武汉,展现出“白衣天使”的大爱情怀,六十多岁和八十多岁高龄的李兰娟、钟南山院士,在本该退休的年纪奔赴并昼夜奋战在一线。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无私奉献”“爱国情怀”等角度进行写作,从而促进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此外,教师还可以立足语文实践活动有机渗透传统文化,如春节前夕带领学生写对联,给学生讲解中国的书法文化、春节文化等,端午节前夕带领学生包粽子,给学生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等,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
        结论: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指出明确的方向,有效解决了困扰教师的“不知道如何教”“不知道教什么”等问题。新形势下,教师应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品质、文化品质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走在时代的前沿,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新丽.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深度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01):72-77.
[2]吴丽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探究:问题、策略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2):43-45.
[3]张蕾.彰显学科特色,突出核心素养——试论“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249-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