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柏树
[导读]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下降。

贵州省绥阳县旺草镇人民小学 柏树  563304

摘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下降。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一直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探索的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引言: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学科思维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素质教育非常必要。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小学教学目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资源等问题,影响了各学科教学质量,尤其是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科。因此,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现状,成为素质教育开展的关键。
        一、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思想落后
        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农村的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无法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创新。教师认为自己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自己负责传输知识,学生负责记住就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学生对教师具有惧怕心理,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一旦学生有了难题,根本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成绩自然就会慢慢变差。
        (二)学生学习数学基础较差
        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不强,数学基础薄弱。在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好,有的差,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不强,甚至很多教师上课就是照着课本进行教学,没有丝毫的拓展,也没有任何实际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自然不强,甚至可能会发展成为一个书呆子。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改进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增添课堂的魅力
        首先,以生活为基础,构建生活课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而数学知识存在逻辑思维强、理论性强等特征,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模式,难以保障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质量。因此,为了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构建“生活化”课堂,利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和数学习题,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形象化,降低数学课堂的难度,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其次,以问题为基础,构建探索课堂。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氛围也枯燥无趣。因此,将数学知识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和思维,主动寻找数学知识的奥秘。


最后,在探索课堂中,学生间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知识,不仅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提升了数学知识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二)教师关爱学生,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环节
        学困生往往怕上数学课,怕上课被老师提问,怕回答错误被同学们笑话,自卑感、孤独感、恐惧感强烈,这是其数学成绩难以提高的内在因素。课堂上,老师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激励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比寻常高出3~4倍。此外,老师必须真诚地关爱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主动靠近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关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如,有的学生父母离异,缺少母爱,缺少家庭温暖,上课不愿与人交流,不愿让人知道内心的痛苦,老师要做这些学生的知心朋友,充当父母角色,参加他们喜爱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三)切实联系生活实际
        因为数学的知识都比较抽象,直接学习起来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所以要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可以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解决和实际生活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4]。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一点一线都蕴含着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运算。教室中出现的物体都是学生的参照依据,学生从桌子板凳出发去寻找,大到讲台门框,小到铅笔橡皮,都充满了探究的乐趣,这样一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发现与运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一些发生的事件来讲解数学知识,学生主动思考,不管讲的正确与否都是一种有益尝试,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逐渐爱上数学。
        (四)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是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限制的方式之一,也是提升小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从教学理念、课堂模式和教学资源等角度出发,不仅构建了高效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提高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强化了教学师资团队实力,有利于保障农村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鲜.如何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337-1338.
[2]谢开洪.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探究[J].报刊荟萃,2018(09):166.
[3]黄礼华.我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