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阳光家园小学校 周长东 400033
【摘要】所谓“学本课堂”就是要将学生和教师放在对等的地位上,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时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目标,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最新要求。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的被灌输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教学追求
【正文】学本课堂的提出映衬着教学的进步与最新的教学要求,所谓升本课堂就是要教师摒弃老旧的教学模式,不再提倡接受性质的学习方式,更不再以教学者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者与学习者都应在同一对等地位,互相适应,共同进步。教育者要改变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学习自主学习,将生活中的实际联系到学习中,在智趣生活中学习,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一、学本课堂的核心意义
学本课堂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只是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得到尊重与重视,在这种轻松、快乐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创新自己的意识。而生本课堂所追求的就是一种智趣生活,一种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的方式。
二、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教学方式
2.1勤于观察,丰富数学经验表象
观察是学习的前提,学会了观察才能学会学习。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绝对不能缺失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且让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导入环节来进行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在学习《2,3,5的倍数特征》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几组数字,如:2、4、8、12、20、24,并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共同特征,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时进行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2的倍数都是多少?这些数字可以被2整除呢?”学生通过引导与观察会发现,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都可以被2整除,紧接着,教师再放出一组数字,如:10、25、6、7、70、14、18,让学生找出这些数字中的2的倍数,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中个位上是7能不能整除2这个数字呢?学生会发现这些数字补鞥呢整除2.这时教师就可以总结2的倍数的特征,即个位上的数为0、2、4、6、8的数字均为2的倍数,且因为个位上是0、2、4、6、8的数字是无限多的,所以2的倍数也是无限多的。
学生在观察中找到答案会让学生对于接下来的学习更加有信心,有兴趣,激发按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师让学生主动去观察,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2联系实际,易于学生理解内容
教师进行教学的方式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一定的凭借的。教师的教学不可以过于脱离实际生活,而是要联系实际,联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来进行学习,教学也会更加简单。
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时,新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一看圆柱和圆锥的图片,让学生对圆柱和圆锥有一个基本的图像印象,再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柱或者圆锥呢?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举几个例子,如:纸筒、圆形灯管、笔筒、笔杆等,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品来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有更多的理解更会让学生加深所学内容的理解。
2.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大助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想要学生在课堂中保持足够的对数学和学习热情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而创设教学情景就是一个效果显著的教学方式。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一定要让学生足够的了解或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部分进行情景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今天呢,小红遇到一些麻烦,她想为一个长方体的礼物做一个好看的封皮,但是不知道这个包装纸该裁成多大的,同学们可以帮帮她吗?首先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高10cm,长5cm,宽4cm的长方体,我们想要求它的表面积,首先就要明确它有多少个面,每个面的面积事多少对不对?”学生会回答对,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做出这个长发体的展开图,并将这个图的长、宽、高都标在相应的位置,学生完成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形的答案,让学生明白每一个边长所对应的长度。之后再求出每一个面的面积,最后相加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而因为长发体的面是两两相对,因此最后的公式是:(ab+ac+bc)*2.
【结束语】智趣生活是学本课堂的应然追求,智趣生活在教学中的表现就是智趣课堂,教师要将课堂便成充满乐趣的学习场所,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与意识等,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能够成为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孙方友. 智趣共生——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应然追求[J]. 亚太教育, 2019(5).
[2]陈健. "智"与"趣":低段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 000(002):36-38.
[3]薛红科.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