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学结合实践性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林明健
[导读] 会计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具备会计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海南省澄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林明健  571900

摘要:会计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具备会计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会计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不断优化会计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实践性教学。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目前在会计教学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工学结合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效果,本文将在探讨工学结合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理论的背景下,阐述其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会计教学;工学结合;实践性教学模式;重要性
        关键词可以是词或词组;一般名词居多,个别情况下可以是动词。
        会计学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学科,即使是知识点掌握娴熟的学生,如果不具备实践经验,也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实践证明,会计教学中被动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训练来的学生虽然具备解题能力,但是却不能进行现实会计业务实操。随着会计教学工作的发展,工学结合实践性教学模式将取代传统的教、背、考模式,该模式在会计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方面阐述工学结合实践性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背景
        工学结合即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是会计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该形式旨在贯彻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结合起来,可以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减少学生的就业竞争。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会计教学的课程安排与纯理论教学相比较,更具实用性,更符合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使在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切实工作的基本能力。是否能够快速投入到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岗位需求中,是衡量会计人才实际工作能力的标准。因此,把推广工学结合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是把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一个崭新的高度。以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动手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会计教学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一)工学结合促进校内建立会计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在校内落地的形式是建立校内的实训基地,这是素质教育下工学结合发展的新要求必然趋势。实训基地的教学形式在高职院校推广的较多。目前,多数学校吸引采用吸收财务公司到学校来设点办公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实操机会较为常见,教师与财务公司人员可以共同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校方可以由与财务公司商榷提供企业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看某企业往期的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和报税等资料,进行了解学习。然后由学生独立进行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和报税等相关资料的操作,整个过程由教师负责把关。另外,如果学校实力各方面条件允许也可以创办校财务公司,在为教师职业能力提供了平台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场所。
         (二)工学结合推动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目前打破传统教育瓶颈的必然选择,而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被定义视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尤其是在为社会直接输送专业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推动了会计学领域的课程改革,这种改革是对教育理念的更新,是对班级管理模式的完善调整,是对本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的提高。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的优势显著特征是能够让学生能够围绕知识展现出灵活的应用能力、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推动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培养体系,将大大强化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这将不断凸显显示了工学结合在会计教学培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基础会计》课程中“项目导入”这一内容时,指导教师将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财务报表的编制等环节分开设置成单个的实训的项目,用以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动手实践操作了,才能让学生摆脱书本的框架束缚,让学生感觉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意义。再与此同时,借助校内实训基地提供的财务公司资料,指导学生保质保量地独立完成各个实训项目,以熟练掌握企业所需求要求的真正的岗位技能。
        (三)工学结合推动进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根据针对企业会计岗位的人力资源需求缺口,推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项目——校企合作,其合作共赢互帮互助的模式更有助于建立起长效机制。实践表明,充分共享资源的校企双方更容易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共赢的目的。学校和企业都有意愿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合作深度的意愿,这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会计教学的水平。学校的教师要在运作教学方式上积极向企业靠拢,摆脱传统教学形式的束缚,采取多种合作方式灵活应用于教学培养中。只要是有利于提升学生岗位实操能力的方式都可以酌情考虑。例如,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学校与企业长效沟通机制,办学的同时中多替考虑企业发展着想,有问题本着友好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因为只有使企业看到效益,学校看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校企合作才有生存的土壤。
        (四)工学结合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会计教学的难度在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能力的转化,学科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工学结合培养体系的实施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有助于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落实落地。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是以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为教学核心,具备会计学教师身份的同时兼顾具备会计师身份。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领域里,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输送教师到企业参与顶岗实践,以提供加强教师的专业性度和应用能力。另外,教师队伍建设也可以采取学校内开办经济实体的形式,通过会计学教师参与管理和经营来强化教师的会计师身份。为了使会计专业教师掌握更多的实战经验,有的学校联系到企业中内在职资深会计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以及分类指导等工作,这在提升教师实践水平的同时也使学生的专业水平也有了提高。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看到了会计学教师的“职业性质”,而知识体系下的会计教师只能展现说明其“专业性质”。“双师型”教师是专业性质和职业性质的结合统一,是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教育工作者,是引导帮助学生走向职业岗位的领路人。
        三、总结
        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专业型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量不断很变大,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能力评价却反映出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践性教学培养的不足的尴尬现状。会计教学要将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作为核心培养模式进行推广。并通过多种方式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逐渐完善各项培养制度。为帮助学生赢得更多走向社会岗位的工作机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综合型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作用[J]. 苏兆荣.科技经济市场. 201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