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住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许龙旺
[导读] 高中是一个人人生中的关键阶段,也是步入大学的转折点,大批高中生都寄宿在学校,而教师还要扮演父母的角色,这就要求给予高中住宿生更多的关怀。

德州市实验中学  许龙旺

摘要:高中是一个人人生中的关键阶段,也是步入大学的转折点,大批高中生都寄宿在学校,而教师还要扮演父母的角色,这就要求给予高中住宿生更多的关怀。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重要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要仔细反思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住宿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住宿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住宿生完成学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高中住宿生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论述,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育策略为师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住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引言: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在身体、情绪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些不同表现。高中阶段的学生长期处于高考的压力下,面对家长和教师的期待,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大,长期下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出现,如果不能够及时疏导,很多高中生就会出现忧郁、轻生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制止问题的出现。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的讲解,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一、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高中阶段虽然作为关键的阶段,但是也要经常给学生一些空间,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放松心情,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制定活动方案,让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还可以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还能树立起自信心,进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例如:班主任与其他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文艺比赛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和参与,可以发挥自己在唱歌、书法、舞蹈等方面的特长,也可以几个人一个小组表演节目等等,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还能体验到参与过程中的乐趣。此外,高中住宿生长期生活在学校中,很少与父母有交流的机会,也会有一些学生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关爱比较多,可能会有想家等一些问题,而恰好可以通过这次的活动放松一下学生的心情,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所以,丰富的课外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课外活动,是学生感受生活乐趣的重要渠道,也是舒缓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手段。



        二、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
      在高中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准确的定位,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这也是确保住宿生在校安全的重要体现,学生在校期间如果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要及时疏导或者制止,避免意外的发生,使学生能够明确生活和学习的目标,这也是降低学生思想压力的方法之一.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克服浮躁 踏实学习”的主题活动,为了让学生能够克服浮躁,教师可以和学生互动做游戏,比如具有高难度的魔方游戏,这样学生就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做着游戏。所以,在高中阶段,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关键的,面对高中时期的学习压力,学生特别容易出现浮躁的心理,所以,班主任以及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给学生布置能够降低浮躁的游戏,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及时制止不良后果的发生。紧接着,教师要带领学生阅读了《诫子书》中的片断,让学生讨论了以下这几个问题:如何解释浮躁一词,为什么会产生浮躁的心理,那么,我们要怎样克服浮躁。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明白“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道理。所以,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这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教育不止是单纯的为学生灌输知识,还要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学生,触碰学生的心灵。高中生大部分是寄宿在学校,很少得到父母的直接关爱,在这里班主任和心理教师更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倾听学生的心里话,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还要做到为人师表。班主任要嘘寒问暖,主动关心住宿生的学习生活,定期与他们谈心,如利用晚自习放学时间,主动走进宿舍,倾听学生的诉求。高中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懂得了很多道理,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班主任是学生的同行者,决不能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做好倾听者的角色,住宿生才能更踏实的寄宿在学校,学习成绩才得以提高。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做好住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和当务之急,而教师本身要树立好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样才能保证住宿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但要符合校情,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合理的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但是也要注意发挥多种途径和方式的综合作用,这是新形势下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才能够安心的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杨雪.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20(26):25-22.
[2]王琼燕.促进高中生自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6):8-11.
注:本文系德州市重点课题《高中住宿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DZZD142)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