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遵循学生认知差异的研究 扎西卓玛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扎西卓玛
[导读] 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学中,一定要正视这种差异,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以及节奏,让教学能够惠及全体学生,做到让学生共同进步,如此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萨呼腾镇实验小学 扎西卓玛  815399

摘要: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学中,一定要正视这种差异,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以及节奏,让教学能够惠及全体学生,做到让学生共同进步,如此才能提升教育质量。在小学阶段所进行的教育基础性非常强,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此时要对学生做好启蒙,让他们能够学到知识也能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相应的对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就更高了,小学数学在这一阶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门学科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更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差异,合理设计教学,从而助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育;认知差异
        引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差异,也就是将学生当做重要的主体,这和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当做最为关键的一个人物.围绕他们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及确定教学节奏。所开展的数学教学,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目光放在学生在这一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他们的认知发展规律入手,促使他们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一、必要性
        每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显现出不同的长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有的学生在语言类学科方面有着极强的优势,但是在理科类科目中却稍有落后。而即使是同一门科目不同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就数学这一门学科而言,在计算学习部分,有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但是他在空间想象能力这一方面稍有不足。所以可见在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差异,展开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向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1]。小学阶段的教学正是帮助学生打基础的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将知识关注给学生,更要让他们对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此才能助力自身未来的发展。遵循学生的认知差异所开展的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策略
        (一)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开展来说是重要的风向标,目标决定着教学开展的节奏步骤等,所以一个科学的目标对于课堂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遵循学生认知差异的要求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学生的需求,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出了解,明确本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综合考虑章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发展需求,还有他们实际学习情况这些因素,如此才能设计出科学且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设计目标时,应该明确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立足点,分析他们的学习基础,还要综合考虑学生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比如在《公顷和平方米》这一节课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明确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所设计的目标应该让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所以可以对目标进行分割,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能建立起1公顷的表象,基础一般的就着眼于基本知识的学习.即确定一个知识点之后,要明确这部分中的重难点,再分析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将数学思维培养需求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导出来。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分析,将其放大,把具体的知识点放在整个学段中进行考虑,从而让目标更细化,而且经过这样处理之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学习空间[2]。目标设置切记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设置同样的目标,让所有学生都来满足.遵循学生的认知差异也就是在设置目标是允许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的目标。比如在进行
        (二)教学内容切合实际
        教学不能脱离课本,每一部分都有具体的内容,教师要以课本为依据来展开教学,不过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时,应该尽量让其切合学生的实际。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发展并不全面,如果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直接展示给他们那么教学效果并不会很好,而如果能对这些内容进行处理,比如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此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比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先回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梯形,再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如此便将知识和生活有效联系起来。教师还可以对于枯燥的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化处理,让其变得更加有趣味,比如在这一节课中,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在表示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时,可以用这样的图展示出来(如图1)。这也正是考虑到小学生这一个年龄段的特点,同时充分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围绕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具体内容,将身边的各种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再根据学生的差异对这些内容加以处理。如此便能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趣味化,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将学生当做重要的主体,很遵循他们的认知差异,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都要做出完善,从而能够更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艳.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文摘版:00113-00113.
[2]李清玲. 关注学生,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4):P.101-101,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