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西华大学应急学院 王会琴1 胡应莉2 唐佳雪1 甘润1 冷茂加 1610039
摘要:社区工作一词虽是近现代才传入中国,可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社会也存在着“社区”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对“社区”的价值观念以及其发展的形态是具有影响的,以及对中国社区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学习归纳探索后,我们着重写道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促进社区工作本土化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策略
一、中国早期社区社会工作思想萌芽
1.1儒家社会思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上述《礼记.运》大同一段说明了一个具有下列价值体系社会:民主、公平、信任、分享、合作、仁爱[1].儒家以达到世界大同为其社会使命,《礼记?礼运》说明了一个理想的民主社会,这一社会也是对小区域理想“社区”的映射,其中每个人都得到尊重都能运用自己的权利,各尽其职,分工合作,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与互信。儒家对社区社会工作的两大基本前设就是:相信社区中的个人具有改变的能力以及肯定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1.2道家社会思想
道家思想具有的社区社会工作价值导向。肯定人的地位。道家社会思想中体现着对人的地位的肯定,“寡欲、无知、知足”人生来具有欲望,欲望使人们变得虚伪、背信弃义,为了减少社会个人为私利而斗争造成的恶劣生存环境,老子提出“寡欲、无知”[2],当人们都寡欲、无知、知足了。人人无私欲,彼此真诚相待便不为社会之事而感受到烦恼,人人天真淳朴,生活安定,感受到幸福快乐。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和天人合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道自然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老子理想社会模式既小国寡民社会,社会中的人要积极自然融入环境,适应环境。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便是要求我们处于环境中的人学习以及具备适应、融入环境的能力。无论是寡欲、无知亦或是强调天人合一,都是道家思想为让人们摆脱困苦现状奔向美好生活而进行的探讨,其出发点是人,抵达点也是人。与我们现如今的价值不同的是,我们在强调人的基础上更强调人的发展性。
二、社区社会工作现状及困难
从我国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成为多个个体家庭由于某些原因而集结到同一地域进行生活的共同体,每个家庭单位在其中不参与社区活动、不愿与居民交流,呈现一种“各扫门前雪”的状态,社区只是他们生活起居之地而非精神情感归属地。表面上是他们没有集体意识,不关心社区的事,而实际上却是中国传统的宗族亲情关系使得家庭重视血缘亲属关系的发展而抵触对非亲缘关系社区的精神情感融入。
而在农村社区,宗法思想更是盛行,熟人社会,排异思想更使得社区社会工作者难以开展工作,且乡里的族长和家法族规,比政府派来的一波又一波的县官和专业社区发展机构显然更具有影响力。大多数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程度较为低下且缺少对未来的规划以及憧憬,安于现在能“吃饱穿暖”的现状,当外界相对其现状做出一些改变时呈现出抵触或懒于配合的现象。
三、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策略
重视文化引领。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社区的人虽对彼此具有排异心理却对传统文化却具有共鸣,所以在社区社会工作发展中我们要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作用,通过开展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活动、优秀传统习惯培养等,引出居民情感线,使居民走出家门参与活动,再通过接触了解培养社区邻里情感,融入社区环境形成对社区的认知和情感以及归属感,使居民从心里产生主人翁意识从而关心促进社区发展。
建立一个集体利益公共体,集体共同信奉的价值观.3]在城市社区可以对照汉代的五家为“伍”,唐的四家为“邻”,北宋十户为一保,在社区里将具有共同利益的人家结成一体。[4]如拥有共同楼道电梯的,共同拥有小区内街道、花圃及公共设施的结成自治小组,再由这些小组组成整个小区的自治大组。再提升居民的思想意识以及促进社区居民再社会化,通过开设党建思想学习课程等,改进居民的社会价值观形成统一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
肯定社区中人的地位与重视人的发展。社区发展我们不能一味的只是朝着改变社区的自然环境做出改变,也不能一味以自认为的是好的发展而替居民做规划发展,而是要充分肯定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其自身发展能力,社区社会工作者应联合居民或者居民代表和居委会,掌握社区情况,结合国家战略以及民情帮助社区居民做出社区发展规划,使社区发展从第三方引领逐渐过渡到居民积极主动推动社区向前发展。
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社区资源的整合包括社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社区居民的社会资源等。促进社区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有支撑社区发展的“社区产业”,使社区进行自主造血。我们可以帮助社区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寻找到自身的优势,通过某一或多个社区自组织的发展使得社区能够具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使之可以支撑社区的自主发展。
结束语
中国古代的社会思想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影响至今都是存在的,如果我们盲目照搬西方社区管理模式,不仅会对中国人信仰产生冲击,甚至会消灭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而存在的基础。中国有许多优秀的自治实践,作为沿承先贤的后人,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古今社区发展存在的原因、特点、形态等,并借鉴先人对于社区发展的思想,推动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钟桂男.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3-32.
[2]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
[3]汪楷茗.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模式初探[J].管理观察,2017(21):66-67.
[4]王卫平 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及特点[J]江苏社会科学,2014(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