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路 色木姐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色木姐
[导读] 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常见的问题以及策略的探究,不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来说,还是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洛若镇小学  色木姐  626600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常见的问题以及策略的探究,不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来说,还是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新课标现在越来越强调教师们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们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这样有助于他们积累大量的课外知识以及素材,有利于他们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探讨 小学语文 拓展阅读教学 思路
        引言: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大环境下,仍有一些问题妨碍着教师的授课成效。首先,单一的教学手段仍充斥着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讲授制”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虽然可以按时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但他们的阅读水平却没有得到提高,思维方式也未改变,只是一味地被灌输,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其次,课内阅读教学缺乏与课外名作的融合。教师过于注重课本教材,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外阅读,也没有对其展开合理的引导,进而导致他们缺乏阅读兴趣,不利于其积累文学知识。
        一、深挖教材内容,提升阅读兴趣
        例如,在进行“一本男孩必读的书”的教学时,教师先要让学生通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文章中的书要一直流传下去呢?”“为什么害怕危险的心态比危险本身还危险呢?”教师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和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紧接着,教师要指引他们对《鲁滨逊漂流记》展开拓展阅读,去揣摩故事中的道理,了解鲁滨逊的漂流经历,继而从中感受到伟大的人生哲理。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改变教师的授课手段,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延伸语文教学内容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时,应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现教学知识点的延伸。课外阅读会让学生接触到比课堂中教学内容更丰富的知识点。例如: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延伸如:在教学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以后,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抗日战争的艰辛,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让学生阅读《小兵张嘎》《飞夺泸定桥》《长征》等。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文章中的感悟。
        三、开展知识竞赛,培养阅读习惯
        例如,教师要让学生在“早午读”时,养成擅于记录的好习惯,将课内外文章中的佳词美句摘抄下来,把自己的感受阐述在一旁。学生也要对阅读过程中的难点进行标记,与其他同学探讨分析,或询问教师。在筹办阅读竞赛时,教师可以将其时间定在每周五最后一节课,分层设置不同的奖品,并与临班一起展开对决。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按顺序说出《水浒传》中前十位梁山好汉,或将《三国演义》中周瑜的主要功绩等讲述出来。


著名学者说过:“如果输赢无所谓,那么为什么还要计分呢?”教师通过这种提问抢答的形式,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认识到课外拓展阅读的意义,以此让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四、克服阅读方法不对的问题,为学生传授正确方法
        阅读技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都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一本课外读物给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如《成语故事》,教师就可以选出其中的一篇《守株待兔》,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初读,通过粗略地浏览文章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这个过程也要求学生将文章读通顺。第二步就是细读,教师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字词的大概意思,然后圈一圈好词好句,同时也将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第三步就是重点阅读,在重复的阅读中解决上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和阻碍,然后重点理解圈画出来的好词好句,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书读和背诵,做一个简单的好词好句的摘抄和记录。最后一步就是要学生通过阅读这个小的成语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并巩固了哪些语文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和体系。
        五、课外阅读活动化
        为了激发阅读兴趣,梳理阅读成果,学生们在课堂内外主要坚持了两种活动。一是课前演讲。按照座位顺序,由学生选择丛书中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进行课前演讲,其他学生可一边翻书一边听.课前演讲让学生们阅读积极性更高了,即使篇幅较长的文章,他们也能讲得娓娓动听。二是主题手抄报制作。完成一本丛书的阅读之后,学生们可从词语、句子、内容、古诗词积累等方面入手,进行主题手抄报制作。通过对整本书内容和语言的梳理与积累,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了。
        六、生活化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形式会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的丰富,同时让学生在作文更有生活意味。例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带有丰富情感的课外阅读内容,如让学生阅读《三毛流浪记》,学生阅读中以三毛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形成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美好。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了情感的丰富,就会让学生的写作欲望不断的增强,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的生活感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拓展阅读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改善存在的问题,培养其对书籍的喜爱之情,在加强文学素养的同时,也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别力克?吐尔逊拜.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28-129.
[2]王顺伟.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析[J].才智,2020(10):192.
[3]苏秋菊.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