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刘燕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刘燕
[导读] 德育主要指的是对初中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等进行素质教育,以及确保初中生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万华中加学校 刘燕 730050 摘要:德育主要指的是对初中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等进行素质教育,以及确保初中生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社会主义的德育主要以爱国、集体、社会、道德和劳动等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就是在于促进社会主义德育的发展,并培养实现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基于此,本文章对情感教育在初中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德育;应用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道德教育成为初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德育教育作为主要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在初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德育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内在道德素质,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貌。 一、初中生德育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德育教育方式单一,学生难以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 中学生正处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渴求被当作大人对待,而不少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说教过多或者直接批评,学生听不进去的现象很常见,有甚者还对班主任的教导感到反感,产生抵抗心理。这主要是班主任心理知识以及教育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班主任在校学习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比较宽泛,真正带班时自身掌握知识、技能难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德育工作效果甚微,这种现象尤其在年轻班主任身上体现明显。 (二)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脱离 在德育教学中,德育的主体应是学生,而实际上,德育教学实少虚多,德育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脱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在课堂上,为什么学、怎么样学、学什么的决策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作为教师砧板上的“鸡鸭鱼肉”,完全失去了主体性。久而久之,学生便对德育活动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厌学心理,使课堂教学效率很难提高。 (三)忽视学生家长的作用,德育主要靠学校教育单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的情况很常见,例如,班主任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学生家长不予以积极配合,受到家庭方面的阻碍,学生道德素养提升缓慢;有的家长具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意识,但由于自身认知影响,教育方式不当,班主任对学生家长给予帮助较少;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足、合作不深入,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情感体验 在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初中生没有过多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情境,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如果有一天在上学路上有一位老奶奶摔倒了,自己会不会扶起来,学生有的回答“会”,有的回答“不会”;这时教师再问,自己和奶奶去市场买菜,奶奶摔倒了,要不要扶起奶奶呢?学生都会回答“会”;教师再问,有一天奶奶自己去公园遛弯,不小心摔倒了,你们希望有人扶起奶奶吗,还是就让奶奶在地上躺着呢?学生肯定会回答“希望能有人能扶起奶奶,奶奶年纪大了”。这时学生已经和教师的情感差不多达到一个平衡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那么你们以后看到一位奶奶摔倒会扶起吗,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使用情感教育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产生同理心,位置互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德育是成功的。 (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开展德育激励策略 德育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首要内容,促进学生的人格品质与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德育知识,还应当充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促使学生道德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实际生活案例对人物行为进行分析和讲解,促使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之后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入手,对于学生在生活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能够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荣誉心理,从而促使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加强生活化教育,以真实生活案例为依托,促使学生正确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树立师生互动的理念 传统的德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因此在这样的德育中,学生只是单向地接收德育的理念,这种德育方式无法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价值观,而且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的教育手段也仅仅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有时候不仅起不到德育的效果,在这种单调的课堂中,学生还会对德育产生厌烦的心理,对德育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德育的局面,班主任应该在进行德育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班主任进行德育是有明显优势的,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的渗透,通过观察学生日常的表现,教师可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师生的和谐互动中,将德育的效果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初中生的德育至关重要,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要细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在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建立一支完整专业的德育教师团队,专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学生正向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徐欢,马奇.创新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的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9(09):90. [2]浦璠奇.初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分析[J].亚太教育,2019(07):115. [3]李涛.浅谈中学德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8):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