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伏艳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伏艳
[导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外来文化及思想意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兰州万华中加学校 伏艳 730050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外来文化及思想意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应积极将传统文化与德育进行紧密结合,一方面拓展了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及文化底蕴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中国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小学德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目前,小学教师已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中,但是由于融合度低,融合方法不当,成效十分的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小学德育的教学素材,在理论上确实能促进小学德育教学的发展。 一、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在吸收了先进技术及经验的同时,各种外来文化、思想也纷纷涌入,尤其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的现阶段,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数量、渠道、速度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其中充斥的不良信息更是五花八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很难有效进行众多信息的分辨,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思想的侵蚀,对其德育和道德建设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面对小学德育的现状,教师应积极进行学生的道德建设,以此帮助学生增强对不良影响的抵御能力。而通过在小学德育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进行传统文化中德育因素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强化,有助于提高小学德育的效果。 二、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 (一)生活中探究良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日常的生活中,如思想教育、琴棋书画和中国建筑。小学德育教学的开展,可以借助生活中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事、物、思想和信息结合教学。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可能性很大,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但是小学教师在借助生活日常辅助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智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切记将简单的事情弄得更为复杂。在生活中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良方,可以采用假设法、观察法和参与式教学法。假设法是指小学德育教师假设出生活中的某种场景,并提供多种行为选择。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选择,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小学教师在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从而达到德育的效果。观察法是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某些事物,从而得出与书本所记载的传统优良美德雷同的结论。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在小学德育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能够真实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建设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其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渊源而流长,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段段光辉璀璨的篇章。在这些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遗产中,许多优秀传统美德都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深深地植入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经久不息、薪火相传,直到今天仍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学习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培养学生道德思想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能让我们体验到中华民族博大的思想和璀璨的文化,内心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继而树立振兴祖国的远大抱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力量。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途径,加强实践锻炼 首先,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提升民族自豪感。我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祭奠文化覆盖的范围十分全面广泛,我校在新课改的内容中,加入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内容,包括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学习《弟子规》、《孝经》等。要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的不断学习,并在课堂的内容中加入中华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比如,我校除了传统经典的学习以外,还建立了家庭教育专栏,指导我们每一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承担不可或缺的责任;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中充分地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感受到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四)积极实施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小学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宣传道德风尚和道德标准,借助典型案例和模范事迹的感化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通过分析一些校园和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利用这些反面教材开展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文明礼仪意识,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在内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和精髓,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在小学德育中,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中传统的道德体系,实现现阶段小学德育现状的改善,同时还能使更多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从而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学增.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26):6-7. [2]庞波.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15+17. [3]张世秀.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