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周云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周云
[导读] 高中时期是学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高考也是学生人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考试。
云南红河技师学院 周云 661699 摘要:高中时期是学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高考也是学生人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考试。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最有难度的科目之一,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理解高中数学,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学生们更多的知识,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探寻更加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基于此,以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引言: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及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提倡以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基调的情况下,必须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需要,真正促进高中数学课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传统的数学课上,大部分教师都是用自己的方式传授知识点给学生,并直接教学生教科书内容。这种方式固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它切断了学生们自主学习这一步,学生们也无法实际开发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上,而不是放在直接的知识授予上。高中数学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很高.只有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才能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堂上做问卷调查时,老师会结合教学目标向学生们提出开放的问题。在学习不等式的时候,可以问学生是否找到不等式类似的例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老师要了解全班教学的整体情况,在课堂提问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教授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关心学习,才会主动想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加强课堂提问 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提问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主观能动性作用下探索数学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防止学生出现走神等问题,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首先,应该保障问题的目的性与指向性。合理地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与灵活运用,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到思维能力的转化。增强问题的启发性,让学生以问题为媒介回归基础,从而促进知识获取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有效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课堂问题应该尽量避免盲目性,以问题督促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其次,应该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通过眼神、肢体动作等对其进行鼓励,使其能够消除内心的紧张感与恐惧感,促进学生思维与眼界的开阔。

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提问时也应该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既不能由于问题难度过小而无法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也要防止难度过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三、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应强化数学文化的渗透 在学习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理论知识时,由于数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会使学生具有朦胧感,导致学生在运用这些数学理论知识比如定理、公式等解题时就会产生懵圈感。再加上,很多数学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尽快理解和记住所教授的数学公式,就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数学理论知识,虽然高中生记住了这些理论知识,但是他们没有真正地理解,更不会灵活地进行运用。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曾说过“在数学的教学中,加入历史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数学历史是数学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充分体现出了数学文化应有的人文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数学史上的数学名人的事迹,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念,使他们以这些著名的数学家为榜样,努力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讲解数学理论知识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从而认真探究数学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教材中的公式、定理、概念等纯理论的数学知识,就需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知识,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区分、记忆、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 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自己 高中数学每一年都在变化,高考大纲也有轻微变化,从高考题中体会变与不变,时刻警醒自己要多学习,多参加名师名家的专题讲座,不断充实自己,只有多学习才会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会影响熏陶学生,也会给学生启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专业素质的提高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 结束语 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标中的基本要求,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不断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与水平。学生的自身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环境等,都会对教学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重视课堂导入、加强课堂提问、培养思维能力、构建教学情境和创建学习小组等途径,将有效性教学的相关要求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参考文献 [1]盛滋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82. [2]朱朝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3]徐金火.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12):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