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儿歌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王冠
[导读] 儿歌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儿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儿歌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以此提升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能力,并且儿歌教学还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所影响。
杭州市萧山区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王冠 311200 摘要:儿歌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儿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儿歌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以此提升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能力,并且儿歌教学还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所影响。为了给正在岗位上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并使学生的语文修养得到更大的提高,本文以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上进行儿歌教学为立足点,提出了三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即营造学习氛围、引入多媒体设备以及反复诵读儿歌。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儿歌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儿歌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相应的原则。教师除了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顾及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年龄特点,应选择简单易懂的内容进行讲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自身的兴趣往往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如何,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更为显著[1]。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在上课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是一种压力,他们不会想认真听课,知识也不会留在他们脑子里,因为他们不感兴趣。而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有兴趣,那么就可以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主动、乐观、积极的状态。因此,若是想要学生学好语文,首要步骤就是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并能够主动学习.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地尊重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看到他们实际上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并充分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个性,让所有的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上的参与者和主人公;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用真心对待所有的学生,这样,学生也会用真心回复教师,使得师生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2]。 比如说教师在讲授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心目中的船是什么样的,在给学生介绍月亮的相关知识,讲一讲如同嫦娥奔月这样的有关月亮的传说,在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联想月亮和船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让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便教学生读儿歌的第一句“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结合课堂的导入部分,用联想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儿歌的印象。如此一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他们也会完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二、拓展教学方法,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学习乐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使用更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不断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吸收其他学校低年级儿歌教学的先进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一开始就被充实的课堂内容和新颖的课堂形式充分吸引,因此较难产生注意力的转移,对学生来说,课堂上被无关的事物吸引容易产生多次的课堂不随意注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提高课堂的乐趣,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使学生通过喜欢教授该学科的教师而喜欢这门学科,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积极的投入进去。不光要将网络新媒体纳入到教学方法的改进之中,而且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第一,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儿歌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喜爱程度,很多儿歌之中都有多个角色,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前,带领学生将角色进行分类,对角色拥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然后在课堂上对儿歌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带有感情色彩的理解文章,并将之朗读出来,这样能够使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注重自己主人翁地位的情况下加深对课堂中所学儿歌的了解。 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唱儿歌,很多儿童歌曲都是由儿歌改变过来的,教师应该在网络上搜集可以直接进行歌唱的儿歌,在课堂上采用音频直播的办法使学生对这个儿歌进行熟悉,在课堂上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能够歌唱的儿歌,在之后的语文课堂开始时,就可以唱这些已经教过的儿歌,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儿歌的印象。

第三,教师可以组织班内进行儿歌的收集比赛,将班里的学生分为机组,大家可以通过课外的阅读和其他学生的传播,收集到课堂和书本中学不到的儿歌,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儿歌数量进行比赛,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收集到的儿歌的含义。通过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丰富低年级学生的儿歌储备。 三、转变教学观念,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顺应时代潮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3].小学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可以快乐玩耍的幼儿园出来,走进需要坐在教室专心的学习的小学生们,他们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变成向导的角色,逐步引导学生能够凭借自己力量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音频、视频等,让知识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比如,当教师在讲授一年级下册的《小蝌蚪找妈妈》时,ppt 课件应该是教师备课的首选,将相关的图画放到课件中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图画大致了解课文中的故事,之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这个故事,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插入《小蝌蚪找妈妈》的儿歌,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学,接着再请同学单独朗读,借此机会教师还能纠正学生的字音,让他们在朗读儿歌的过程中学习生词,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并且让学生掌握生词就是儿歌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四、使用诵读法进行教学,提升儿歌教学质量 韵律美、有音乐性是儿歌的特点,基于儿歌的这两个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使用诵读法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掌握儿歌中字词的正确读音,并了解儿歌中含义。在解释了儿歌的一般意义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理解儿歌所传达的思想和感情。在教师对儿歌进行了基本的阐释之后,对学生来说古代儿歌的语言不再那么难懂了,古代儿歌被教师用一种通俗的语言描绘出来,学生可以对儿歌有个初步的了解,古代儿歌的教学变得轻松不少。由于儿歌的特点是朗朗上口且易读懂,所以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不断地朗读来加深对古代儿歌的理解,也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其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若是每天都能读一读儿歌,将会有益于他们今后的成长。这是提高学生欣赏儿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的好方法[4]。通过朗读,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在儿歌创作中运用的各种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二年级下册《咏柳》这一课的教学就是利用诵读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很好的例子.在教师简要介绍完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之后,就可以先播放朗读的示范音频,让学生边听边读,初步学习朗读技巧,在此过程中解决生字词,并让学生初步体会这首古代儿歌中传达的情感。接下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进行自由朗读,再以抽签的方式随机点同学单独朗读,或是分组朗读。下一步就是教师范读,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模范,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范本。在本课的诵读法使用中,学生齐读是最后的一个部分,经过前面几轮的反复朗读,学生已经掌握了生字词,体会到了这首古代儿歌所要传达的感情,朗读技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在这篇诗歌的朗读水平上得到了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儿歌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切入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还要将自己的教学观念扭转过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最后,为了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应该在课堂中使用诵读法。要想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以上几种教学策略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陈海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儿歌教学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上),2019,(10):87-88. [2]倪岩.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9,(23):56-57. [3]张丽平.小学低年级群文阅读重在培养美感[J].人文之友,2019,(17):199. [4]杨柳.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6):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