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李雪
[导读]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瑞云小学 李雪 642357 摘要: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游戏是一种以主动、自愿、愉快为特征的自由活动,它是在没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符合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游戏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可以说,有的孩子地方就有游戏的存在,就有的游戏活动的开展。游戏是孩子生活、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游戏是其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形成的最有效的方式,游戏与孩子的情绪宣泄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 幼儿游戏 身心发展 心理健康 游戏具有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具体性四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相互依存,并能通过学生进行各种游戏实际地表现出来。若从某个具体的游戏活动来看,这个游戏定不能具备上述的四个特征,它对四个特征的表现程度也不一定相同。但是,上述的四个游戏特征确能指导我们在时常的幼儿教学中重视幼儿游戏,明确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使幼儿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游戏在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可以帮助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的发展。游戏使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获得运动,能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幼儿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还有利于幼儿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另外,游戏的愉快体验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情绪的愉快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游戏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游戏可以引起幼儿对新事物的认知兴趣,使幼儿在玩游戏时集中精神,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升创造力,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东西。 1.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 游戏可以丰富巩固幼儿的知识,幼儿在游戏中对游戏材料的摆弄、操作,有利于丰富、巩固对有关物体性质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例如,通过玩橡皮泥的游戏,不仅认识了橡皮泥的可变化性,还了解到橡皮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游戏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游戏是具体象征性的,幼儿在游戏中要进行想象,把一个物体想象成另一个物体,把一个人想象成另外一个人:在游戏中,常常会说:“我假装是医生,你把它当床。”幼儿会把自己想象成医生,把铅笔想象成针筒,把其它小朋友想象成患者.在游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遨游。象征性游戏的性质,有利的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 3.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用什么样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来玩,这使幼儿有机会去分析、判断、推理、推理、概括和?总结,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不同的游戏中,幼儿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他们动脑筋去解决,在此过程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4、游戏促进儿童语言发展 利用游戏这种方式,引领幼儿参与到情境当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他人的交际以及互动,均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这明显能够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能够提高幼儿在语言运用与学习方面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主动性,有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此外,利用游戏这种形式提高了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角色游戏中,要求幼儿扮演一个爸爸或者老师的人物角色,幼儿就必须模拟出爸爸或者老师的人物特点,用他们的特点进行对话或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幼儿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也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能力。 (三)游戏在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在游戏中既有现实伙伴之间的交往,也有角色间的交往,正是在这些交往中幼儿的社会性得以发展.幼儿在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巧,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幼儿在游戏中需要遵守规则才能有机会继续游戏,如“红绿灯”游戏中,幼儿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规则,下棋要遵守下棋的规则。 幼儿还会在游戏中逐渐学会如何制定规则,甚至他们会根据自身的理解修改规则,这样会让幼儿对规则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幼儿理解,更好地适应社会各项规则,这就有助于消除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把自己融入周围生活之中。 (四)游戏在幼儿意志发展的作用 幼儿相对于成人来说,自制能力差,意志行动尚未充分发展,但在游戏中,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意志行为,游戏能培养和锻炼幼儿的意志。原苏联心理学家马努依连柯曾做过哨兵站岗的实验,要求在空手的情况下保持哨兵持枪的姿势。实验设定非游戏情境和游戏情境,结果表明,在游戏情境中当哨兵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非游戏情境下站立不动的时间。 (五)游戏在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幼儿在游戏时往往会全神贯注、无拘无束,显露出自己的真正本性。游戏是幼儿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放松身心,解决问题,同时消除愤怒情绪,还可以在游戏中学会移情,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游戏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幼儿在生理上发育还很不成熟,表现在他们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他们生活的方式,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就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因而,有游戏生活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也只有在游戏生活中成长的孩子才会是身心健康的孩子。游戏是孩子的正当权利,社会将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他们的游戏权。 爱玩的孩子常被看作是淘气、调皮捣蛋,不用功,没出息的孩子。喜不喜欢玩,会不会玩,对大人也许不那么重要,可对孩子来说却是件大事,它是衡量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标志。由于游戏水平反映着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 因此,会玩的孩子总是聪明能干的、身体健壮的、善于交往合作的好孩子。 英国有句谚语说得好:整天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综上所述,游戏是一种具有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具体性四个方面特征的自由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幼儿通过进行游戏活动对其本身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意志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加强了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与社会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游戏的不确定性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不确定性学习机会,游戏活动的兴趣又能让幼儿集中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去,游戏活动是最能体现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具体性的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晓玲.学前孩子游戏择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2]赵兴民.孩子游戏与孩子自我效能的发展.㈤学前教育.2007,(3). [3]井卫英,陈会昌.关于游戏与孩子发展的思考.[JJ.学前教育.2002,(4). [4]郭立平,许冰泉.李琳.游戏对于促诳孩子发展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