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冯丽霞
[导读]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贯穿,对语文教学改革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有着积极意义。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小江街道同心小学 冯丽霞 535300 摘要: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贯穿,对语文教学改革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有着积极意义。但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理念滞后与教学方法单一等,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体现。教师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等方面加强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有效吸收内化,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以人为本 引言:语文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包括汉字的发音、书写,文章的阅读、背诵,语言的表达,沟通的技巧。可以说,只有学好语文知识,才能让学生在现今的校园学习和日后的社会工作中顺利发展,对孩子的人生轨迹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小学语文是语文知识中的基础部分,也是重要的开端,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开拓实践,整合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一、结合生活实际丰富教学资源 学生在生活当中对于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性。但对农村语文小学课程进行调研却发现有很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即学生对于学习有较强的枯燥感以及乏味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当前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使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当灵活运用生活实际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经历入手深刻理解语文知识,实现学习质量持续改进。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引用村井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村井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村井深与抬水沉等特征,体会到挖井人的艰辛。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关于井制作的过程,或是引入关于井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传达的品质精神。课后让学生通过自己打水洗衣服,体会节约用水的含义,让家长讲述关于毛主席抗战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毛主席的道德精神。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资源积极展开德育与情感教育等,让学生通过文章学习激发起热爱祖国与家乡、大自然的品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情景是在真实的世界中创设虚拟的空间,带领学生走进文章所营造的虚拟世界,感受作者所处的生活背景,体验不同社会下的人文思想,同时将自己代入作者,或者代入文章中的主人公,转换角色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一株紫丁香”时,文中所呈现的动词:踮起、走进、唱歌……惟妙惟肖的展现了童真世界,体现出孩子的俏皮,可爱,灵动,此篇文章的主人公和学生年龄相仿,学生更容易代入主人公的思维,感受他们在恶作剧下的快乐,要是在课堂上可利用肢体语言来构建情景,将本文中所呈现的动词表现出来,师生一起蹑手蹑脚的行动着,学生们的身体虽然束缚在课桌内,但他们的心早已经飞向了文中所呈现的情景,他们也仿佛走进了教师所居住的小院子,真的拿着一把紫丁香,把花轻轻地放在了教室的窗前,文中有诸多拟人的句子,教师不妨让学生试想这些拟人的场景,想象着树叶沙沙响,花儿满地开,星星眨着眼,那安静祥和的自然景象,学生们陶醉在情景之中,脑海中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继续想象还有哪些事物没有出现在教材当中,如窗前的台灯,院子中的鸟鸣,这些又可以比喻成什么呢?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比喻联想,恐怕是为难了这些知识储备量还很浅薄的学生,但在情景之中就全然不同,学生思绪纷飞,他们早已经想象到很多自然景象,在这样诗情画意的情景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轻重虚实的不同音调,当学生获得了充分的感受,此时教师提问如果是你们为什么要在教室的窗前栽一株紫丁香呢?以紫丁香为媒介,通过对紫丁香这种花的科普,师生之情溢于言表,让学生自由的说说自己的体会,他们感触良多。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以学生为本,就得拿出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来教学。当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中小学校的校园,教师应当加强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教师课前设计好教学课件,类似幻灯片的制作,视频短片的拍摄,尽可能地贴近教材,优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授课的效率。同时教师应重点设计好教学的互动沟通方式,应当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尽量生动活泼,在提高孩子们对课堂的兴趣的同时,有力地引导孩子们去掌握教材上的知识。例如在某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趵突泉》这篇教材授课时,利用投影仪播放了一段趵突泉的纪实影片。这就极大地提升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学习感受。学生可以迅速在心中建立起一个有关趵突泉的大致印象,再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与心中的影像相结合,形成图文并茂的学习过程,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应该局限于计算机或者某一种设备的一项功能。教师应该充分学习掌信息技术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尽可能地开发全新的教学方式,这些新鲜的事物往往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学习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内在知识点,通过学习体验的提升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多媒体声音的运用也是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上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播放预先录制好的声音,动听的音乐、卡通的发音往往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课堂上得到答案。 结束语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师的能力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当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多引入优秀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都能够得到锻炼与发展。更应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鹏举.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55. [2]马丽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19,21(21):211. [3]王云平.教材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新解读[J].华夏教师,2019(35):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