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思政课的主题征稿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陈兴贵 李胜青
[导读] 上好思政课不仅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健康茁壮成长,更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思政课老师的责任,更是全校、全社会、全党的责任。
湖北省十堰郧西县景阳乡王家中心小学 陈兴贵 李胜青442522 上好思政课不仅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健康茁壮成长,更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思政课老师的责任,更是全校、全社会、全党的责任。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结合当前中小学思政课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习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指出了办好思政课是各级党委的责任,而且明确了各级党委在办好思政课发力的方向。事实上,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创办抗日军政大学时期,毛主席就任教育委员会主席兼政治教员,并把“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作为首要的教育任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就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1957年2月毛泽东针对教育界与教育方针有关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讨论,提出“中国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978年9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指出,要“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后来,他又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四有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总是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2014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今年,又亲自主持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由此可见,重视思政课,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从没有轻视或放弃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还强调,首先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中,可以看出,办好思想理论课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党管政治的定位,也决定了各级党委和学校党的领导机构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 各级党组织如何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座谈会上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主要领导还应经常深入各级各类学校,走进课堂,了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情况,及时为学校思想理论课把脉,为师生解疑释惑,为师生作形势报告等。 二、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的首要条件。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思政课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个思政课教师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或者是没有这样的一支教师队伍,办好思政课就是一句空话。

怎样才能拥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呢?首先,思政课教师就是要做到习总书记说的“六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自觉修炼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自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做到“四个自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思政课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课上课下一个样,网上网下一个样,校内校外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切不可做两面人。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思政课教师,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 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三、制定科学的思政课评价体系是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手段。 办好思政课离不开科学的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支撑和推动。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应该发挥导向作用,诊断作用,鉴别和激励作用。办好思政课,就要从师资队伍,经费保障,组织实施,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几方面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定向、诊断、激励,让好的得到激励,办得更好;有问题的,及时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所有学校思政课处在良性状态。 四、营造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环境是办好思政课的必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决定作用。办好思政课,,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用好课堂这个阵地,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人们常说,课堂四十分,抵不住校外一分钟。如果不注重环境的营造,我们在课堂上的努力也许就白费了。现在党正在实施的反腐、净网行动、扫黑除恶等都是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作为学校,作为思政课教师更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要形成学校无闲地,处处皆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皆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皆育人的良好氛围。 五、统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是办好思政课的基本要求。 办好思政课,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学校的事,思政课老师的事,也是家庭、社会的大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成长环境。家庭和父母的作用不可替代。社会是大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潜移默化,巨大的影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思政课才能达到最大的效能。如果,三股教育力量相互打架,形成内耗,我们的思政课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六、编写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思政课教材是办好思政课的重要依据。 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一套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材;我们培养的人才是有统一要求的,这就是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的:“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一套统一的教材。同时,社会在不断进步,形势在不断变化,为了及时反映形势变化,体现地方特色,需要有一套地方教材。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座谈会上的讲话,向我们发出了办好思政课,培养一代又一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号召,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办好思政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培养有用人才作出我们的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