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间文化,丰富园本课程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 蔡琼
[导读]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善良、勇敢的民族。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金城幼儿园 蔡琼 637600 【摘要】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善良、勇敢的民族。她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更有薪火相传的民间文化与民族精神。作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华优秀民间文化,培植民族情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民间文化 园本课程 21世纪以来,当经济全球化伴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趋同化时,传统化、乡土化、民族化就必然面对濒危,甚至瓦解和崩溃。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善良、勇敢的民族。她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更有薪火相传的民间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不能丢。作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华优秀民间文化,培植民族情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园一直注重课程建设,挖掘民间文化中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资源,并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于幼儿的生活之中,让优秀的民间文化走进幼儿园,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到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课题研究支撑园本课程开发。 我园秉承“慧.爱”教育办园理念,建构了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方面,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实施“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基础课程的同时,还开发了以“民间文化”和“慧爱文化”两个板块的园本课程。其中“民间文化”园本课程方面,我园以市级课题“基于民间文化传承的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为支撑,确立了“民间童谣、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传统节日”课程内容,编制了系列特色课程,除每周二、四固定时段开展这些课程之外,各班把这些课程渗透进一日活动之中,幼儿园也会开展一些大型活动来展示特色课程。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市教科所领导及专家亲临指导,以确保正确的课题研究方向以及课题研究实效。 二、多措并举助推园本课程实施。 (一)一日活动渗透民间文化。 1、晨间游戏。入园晨检后,各班老师创设各种民间游戏情景,孩子们会选择不同区域开展踩高跷、踢毽子、滚铁环、打陀螺、斗鸡、春牛运输等民间游戏,既增强了幼儿体质,发展运动协调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孩子们对民间游戏的浓厚兴趣。 2、户外运动。早操、体能大循环、户外活动……老师们都会适当增加一些民间文化元素的项目,如早操中增加京剧、脸谱、木偶剧等民间艺术;户外运动和体能大循环中增加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揪尾巴、跳房子、石头剪刀布、武术等运动项目,渲染校园民间文化氛围,让孩子们耳濡目染,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3、民俗文化体验馆。我园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设置了十多个共享区角,其中有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馆。每周二、四下午,开展全园性的大畅游和社团活动。民俗文化体验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得提前预定,不然就排不上号呢!木偶剧、扎染、剪纸、编织、美工创意、美食制作、我型我秀……我们把五大领域教育目标有机渗透进民俗文化体验馆和各项活动之中,发展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社会交际、展示才艺、计算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同时让孩子们增进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二)教育环境中熏陶民间文化。 环境是教育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园的环境文化围绕民间文化特色课程来设置。比如楼道文化,我们采取每层楼一个主题来进行楼道文化创设(即:一楼民间童谣,二楼民间艺术,三楼民间游戏,四楼传统节日);再如班级文化创设,融入民间文化元素,班班创设有特色民间文化区角,涉及剪纸、刺绣、编织、扎染、茶艺等各方面,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借力文化馆助推民间文化。 仪陇县曾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书法、剪纸、篆刻为代表的“三乡文化”享誉国内外。我园依托我县民间文化教育资源优势,与县文化馆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师幼到文化馆参观学习,民间剪纸传承人何小锵老师亲自授课,邀请川北大木偶剧团表演等等,通过系列活动有效助推我园民间文化的传承。 (四)重视培训提升民间文化。 为了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我园采取“多平台”“多渠道”的方式,不断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一是鼓励教师阅读、学习民间文化相关的刊物与专著,增强对民间文化的了解;二是支持教师参与民间文化教育研究方面的课题实验及撰写民间文化相关的学术论文;三是开展民间文化相关的专题园本培训;四是在阅览室中添置了民间文化相关书籍,如《剪纸艺术》《民间童谣》《民间游戏》《中国古典节日绘本故事》《木偶的二十五个年轮》《中国传统故事系列》等,供老师、家长及幼儿阅读;我们还组织教师、家长通过网络学习、查阅资料等收集和整理一些民间文化教育资源,形成《传统节日》《民间游戏》《民间童谣》《民间艺术》等园本教材,在每周二下午开展民间文化特色课程。 (五)家园共育实践民间文化。 我园定期开展家园共育的民间文化主题活动,如中秋节、端午节、美食节、亲子运动会、春秋游等。端午节前夕,各班会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讲解“端午节来历、习俗”,开展“亲子包粽子”“亲子划龙舟”等实践活动,家长参与其中,民间文化氛围更浓;中秋节来临之际,老师会讲解节日来历,开展“做月饼”“月饼分享”“与家人赏月”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团圆的喜悦氛围;元宵节前夕,鼓励幼儿在家与父母一起“包汤圆”“做灯笼”感受节日热闹的气氛;开展以“畅玩民间游戏 共享欢乐童年”为主题的亲子冬季运动会,通过“揪尾巴”“斗鸡”等民间游戏,体验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增进亲子情感。 三、慧爱教育指引园本课程评价。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只有爱不是教育,还需要爱的智慧。我园以“智慧地爱”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核心理念”“两大课程观”“三位一体护航”“四大体系联动”的校园文化体系,确立了“身心健、习惯好、有爱心、有智慧”的教育培养目标。我们把民间文化课程融入一日活动各个环节,通过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区角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集体教育活动等来实施这些课程,并在实施这些课程的过程中,做好课程评价,纳入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并通过“慧爱之星”教师和家长的评选,促进“慧爱教育”目标的达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